北摩尔,南沐曦,国产GPU双雄打响“上市决赛”
6月30日,国产GPU领域两大明星企业——北京摩尔线程与上海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板IPO申请同时获上交所受理,合计拟募资高达119.04亿元(摩尔线程80亿元、沐曦集成39.04亿元)。
这两家2020年几乎同期成立的“GPU四小龙”成员,从创始之初就被视为国产GPU的“南北双极”:其中摩尔线程核心团队出自英伟达,沐曦创始班底则源于AMD与华为海思,都承载着打破“英伟达CUDA生态霸权”的共同使命。
细看两家企业成长的轨迹也非常相似——都是高增长伴随高亏损。
沐曦2024年营收达7.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4074%,但亏损额也高达14亿元;摩尔线程2024年营收4.38亿元,三年研发投入38.1亿元,占营收比例达626%,净亏损14.9亿元。
这种“烧钱换技术”的模式在芯片行业并不鲜见,对于最新的募资后动作,沐曦计划将39亿元投入新一代GPU研发,而摩尔线程的胃口貌似更大,80亿元募资将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等三大技术攻坚。
在技术落地层面,两家企业都已各自展露锋芒。
目前,沐曦GPU累计销量超2.5万颗,支撑了多个国家AI算力平台128B MoE大模型训练;摩尔线程MTT S5000构建的千卡集群效率甚至超越同规模国际竞品,其消费级显卡MTT S80单精度浮点性能已逼近英伟达RTX 3060。
近日国产GPU圈子可谓越来越热闹,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中国GPU市场规模将达1.36万亿元,全球占比提升至37.8%。你觉得谁会先吃下下最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