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圳博伦特光电倒闭暴露LED行业危局
又一家LED企业倒下来。
继深圳LED企业钧多立的老总跑路之后,近日,博伦特光电又出现了倒闭,深圳LED企业陷入一片风声鹤唳。
大雪纷纷,冬之将至。曾被各地政府寄予厚望,且不遗余力扶持的LED行业为何骤然步入寒冬?
生死边缘的LED
在广东中山至惠州这段高速路上,不时可以看到LED照明企业的广告牌。“XX牌LED路灯,便宜又好用”“XXLED路灯优惠促销,‘裸’更彻底”。
“现在我就守在路边,看这些广告牌。”李宁宇颇为无奈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只要看到哪个企业大笔降价,他就立马去追款。作为LED照明的上游供应商,李宁宇对于LED行业的寒冬有着更深入的感受。
“10月25日,我和几个同行就围在博伦特工业园区的大门前,不让他们把货物拉出去。”李宁宇告诉记者,这个在深圳颇有名气的高新技术企业,下半年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就达数百万元。但企业老板却屡屡避而不见,短信不回,电话不接,见面就更不可能。于是李宁宇联合其他供应商报案,接着上演了围堵工业园区的一幕。
11月中旬,记者来到博伦特所在的工业园区,企业大门紧锁且封条重重。2007年成立的博轮特有着诸多高科技头衔,也是深圳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曾经喊出三年后上市的宣言,没想到最后悲剧收场。
此前有媒体报道,深圳有接近100家LED企业倒闭,90%处于亏损边缘。“这些纯属虚构。”对此,广东省LED协会秘书长、深圳市LED联合会秘书长眭世荣表示,据联合会对旗下450家会员调查显示,只有钧多立及博伦特两家企业倒闭。但他承认,大环境转差,LED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确日子艰难。
究竟有多少企业处于生死边缘?“我还真是挺悲观的。”李宁宇显然对于眭秘书长的统计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表示深圳LED联合会的调查更集中在规模企业中,但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至今深圳全行业起码有200家企业倒闭。
“不找市场,找市长”
曾几何时,LED照明是赫赫有名的朝阳行业,国家扶持、前景诱人,早在2008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其中LED照明就是重点扶持的行业之一。
2008年12月,科技部就在北京提出全国开展“十城万盏”LED照明示范工程,宣布选择10个城市,在每个城市推广LED路灯1万盏以上。并且宣布按照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相比投资增量的30%~50%进行补贴。
从此LED路灯就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其后“十城万盏”计划不断升级,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已有42个城市列入该计划。
于是在诸多利诱之下,诸多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以此前是电子企业的博伦特为例,它宣布加入到LED路灯生产领域,从LED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均有涉及。因为政府的扶持还远不止路灯采购,对于LED上游的芯片生产机器政府也给予高额补贴。“1台MOVCD机器,政府补贴三四百万元。”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这导致了一些有足够政府关系,却没有技术储备与市场渠道的企业开始大量投资。公开资料显示,LED上市公司三安光电,采购200台MOVCD就获得芜湖市政府超过5.25亿元的补贴。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省建立了2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深圳对于参与政府投资项目LED示范工程的企业,根据灯具的价格给予10%的补助,并贴息3年,对承担企业投资项目LED应用示范工程的企业,按照LED灯具价格的30%给予补贴。于是广东LED企业迅速上马,传统的照明企业几乎都转身进入LED行业。
“政府补贴无可厚非,但选择的路径却有问题。”西顿照明总经理胡景文认为,在政府的引导下,第一波企业大多生产LED路灯,这是国际上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LED路灯应用推广。但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就明确表示,国内LED路灯的技术尚未成熟。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的路灯计划还在飞快发展,例如山东潍坊已经把全市5万盏路灯换成LED灯,完成率高达74%。
据悉,芜湖市政府不仅给三安光电超过5亿元的采购补贴,更给了该公司巨额订单,从2010年开始,3年内每年采购该公司的产品2亿元。三安光电2011半年报显示,其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2亿元的收益中,其中1亿元就是政府补贴。
于是恶性循环形成,一方面政府大力扶持LED产业,但由于技术条件不成熟,产品无法推广到更大的市场。最后政府采购成为LED企业的唯一销售渠道,LED行业内甚至流传着“不找市场,找市长”的口号。
LED不是泡沫
“LED不是泡沫,在商用领域是非常有前景的。”尽管LED面临着种种困境,但胡景文还是显得十分笃定。在他看来,LED最大的优势是节能,其次是使用寿命极长。“以一个商场每天13个小时的照明时间计算,1年节省的电费就能收回所有成本。”
也许是看好未来市场的前景,胡景文为西顿照明定下的目标是,三年内LED灯具要占销量的70%,五年内比例提升到90%。
无独有偶,看好LED产业的还有各大外资巨头。松下电器调查显示,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去年为6千亿日元,预计到2015年度将扩大至2.6万亿日元。因此,松下的目标是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0%。
飞利浦同样加大LED投入,计划在2015年LED销量占比由现在的13%提升到50%。这两家国际巨头战略版图中,中国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区域。
面对国际巨头的咄咄逼人,国内LED企业却频频出现“市场不适综合症”,国内的高端LED市场逐渐被国际品牌占据。
而李宁宇显得更为忧心。“我在市场上看到有些LED灯具只卖七八元。”他表示,市场上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价格要在百元以上,国内品牌起码也要四十元。他测算,LED室内用灯的生产成本应该在二十元以上,十元以下的产品说明市场已经出现恶性竞争。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订立标准。”胡景文表示,为了节约成本,市场的确存在大量不合规格的所谓LED灯具,这些偷工减料的灯具不仅不节能,甚至还可能损害视力。尽管LED 在中国已经历了20 年的发展历程,但截至目前仍然缺少被业界认可的国家标准。而缺乏标准的恶果显而易见,2010年5月到7月,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预警系统连续发出三道消费者警告,称产自中国的三款LED日光灯不符合欧盟低电压指令和欧洲相关标准。
四、深圳两家LED企业倒闭 台厂慎防“被倒帐”
针对深圳钧多立、博伦特光电的倒闭事件,虽然广东省LED协会及深圳市联合公开澄清并不严重,但却让主攻中上游的台湾LED公司已提高警戒,严加过滤客户,慎防被倒帐危机。
台湾上市柜LED公司主攻上游LED磊晶、中游LED封装,深圳钧多立、博伦特光电的倒闭事件,对台厂而言,最大风险便是被倒帐,因此近期LED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频于两岸奔波,严加控管追帐行动。
广东省LED协会、深圳市LED联合会旗下450家会员调查显示,确定深圳只有钧多立及博伦特两家企业倒闭,并未如外传有9成LED企业有倒闭危机。但面对大陆LED企业的产业秩序整顿阶段,台湾LED公司目前虽有清库存压力,也正慎防被托累的可能,也因此,国际照明大厂飞利浦、欧司朗、奇异等稳定度高的照明订单,成了台湾LED老板们争先抢攻的关键市场。
五、 松下推出新款LED灯 外观与白炽灯相同(图)
近日,松下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使用透明玻璃作为灯罩的LED灯泡。这款LED外形与传统白炽灯相同,它使用单片灯丝,功率为4.4瓦,寿命长达4万小时。这款LED在开关摁下时便能立刻达到完全亮度,并能承受十万次以上不间断开关,非常适合在楼梯间或卫生间这些需要即时开关灯的场所使用。同时,它高效的性能使之即便在接近寿命极限时,仍能保持百分之七十的亮度。这款LED灯泡获得了今年日本优良设计奖的金奖。
——LED标准观察
一、标准互认互通 开创两岸LED产业合作新模式
这段时间,台资企业立晶光电总工程师助理杨春祥特别兴奋。“两岸有了共同标准,公司可以用同一个研发团队,使用同一套设计标志,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杨助理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台资光电企业正准备在福建增资扩产,赢得有利的发展时机。
杨助理说的“共同标准”,就是指闽台之前签订协议,互认LED标准。
两岸标准首次互认互通
9月23日,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和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共同发布《道路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和《大功率LED路灯》两个互认标准,这是两岸首次实现标准互认互通。当天签订的《闽台LED标准互认协议书》,确认了闽台LED标准互认、合作的机制,为推动海峡两岸标准互认互通,创造了“共同制定,共同发布,共同遵守”的合作新模式。
两岸标准互认,为何选择LED产业破题?
“我省LED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已成为大陆LED产业最密集、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省信息化局综合规划处沈海石介绍说,截至今年9月,福建省LED企业已接近300家,拥有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LED外延、芯片生产、LED封装等,年产值近200亿元。预计到2015年,LED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目前,我省已成为台资LED企业投资大陆的聚集区之一。晶元、鼎元、亿光、中强、嘉晶等岛内LED龙头企业,纷纷来闽投资设厂。“相对产业如此迅猛的发展,LED相关标准有些滞后。”省质监局总工程师刘绍文分析,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新尚需时日的背景下,我省先行出台LED产品地方标准,发布闽台互认标准,显得特别有意义。
据了解,在省质监局发布福建省地方标准的同时,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发布台湾团体标准,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与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共同发布“闽台互认标准”版本。
“尽管一个标准三种形式,提法不同,使用区域不同,但闽台标准的内容和关键技术指标一致,首次实现了大陆与台湾标准文本的"无缝链接"。”刘绍文接受采访时说。
业内人士指出,省信息化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手推动,依托行业协会,把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与推动台湾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建立了“闽台互认标准”,为海峡两岸的标准互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研发生产两岸齐迈步
省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共同制定两个标准、签订一项机制,使闽台LED产品技术指标、结构、功能一致化,这对于两岸LED产品互认、互相进入对方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互认标准的制定,能有效减少两地企业的研发、生产成本,为LED产品在闽台市场的双向进入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为大陆与台湾的标准合作开创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杆"。”省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般情况下,台资LED企业在台湾是按当地标准完成产品研发,再到福建进行投产,会因为闽台两地标准不一,造成LED产品进入福建市场存在现实障碍。这样,台企就不得不依据福建省地方标准重新进行研发投产,无疑增加了台资LED企业的研发、生产成本,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有了共同的互认标准,台湾研发的产品,可直接在大陆投产,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对台资LED企业是一大利好。”省信息化局有关专业人士指出。
“标准即规范,有了互认互通的标准之后,闽台LED企业就有了具体可行的统一技术规范,为沟通两岸相关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福建鸿博光电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胡爱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两岸LED产业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台湾LED产业优势在于芯片和封装,福建的优势则在于应用产品开发,诸如《道路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属于元器件层面的标准,《大功率LED路灯》属于应用产品层面的互认标准。”沈海石分析说,“此次LED标准互认制定过程是双方技术规范探讨的过程,促进大陆企业学习台湾先进技术,快速提升自身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
闽台LED标准的互认是闽台LED产业紧密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对于规范闽台LED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提升闽台LED产品的竞争力,推动闽台LED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闽台抱团拓展市场
“拥有互认标准后,闽台业者可在技术、研发、攻关等领域同步进行,为两岸LED产业合作创造出一个更加公开、高效的发展环境。”工信部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副组长、省光电行业协会秘书长彭万华说。
“闽台实现标准互认之后,可提高两岸相关产品可靠度,也为统一产品及零部件的技术、规格打下了基础。”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代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绿能所所长童迁祥表示,LED是一种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两岸之间需要有更多共同标准和市场通道。
台湾光电产业发达,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进入国际市场较早,积累了许多经验。而福建的LED应用产品则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非常需要借助台湾经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产品标准的互认互通,有利于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为福建LED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通了通道,也为台湾LED产品进入福建市场,从而最终进入大陆市场铺平了道路。”台湾贺喜能源公司总经理林振锋欣喜地表示。
“两岸LED产业共同标准的先行先试,有利于两岸业界累积更大的发展力量,共同抱团闯国内外市场。”童迁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如,政府采购商可根据互认标准评判出LED产品的优劣,在公共领域(包括路灯、隧道灯等)进行公平采购。台湾方面借助共同标准,就可以直接参与公共领域的LED产品采购。
“有了更高要求的互认标准,对福建本土LED企业迅速提升技术水平起到引领作用。”彭万华建议,“福建LED企业要借鉴台湾先进技术、成熟市场经验,更要在提升LED产品的性能、可靠性,降低产品价格上积极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据省质监局透露,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着手在纺织服装、绿色能源等方面建立两岸沟通机制,也在珠宝玉石标准、农业机械标准、公共标志标准等方面积极努力,寻求建立两岸更多的共同标准。
二、LED照明须实现模组化、规格化和标准化
11月9日,在香港上市企业莹辉照明举行的以“新世纪绿色照明”为主题的论坛上,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博士萧弘清深刻分析了了未来绿色照明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可变色温是未来灯具新趋势
萧弘清指出,目前有关学者、研发者的评估大都过度乐观或以政策背书,往往是误导大家去浪费经费在不确实的研发上。
光源是影响人眼颜色感知的重要因素,而光源显色性是照明心理学中考虑的重要参数。由此,宜人的色温和显色性是照明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萧弘清认为,易于调光、响应速度快和体积小的LED光源将会是未来绿色环保节能的实用光源,但LED灯具必须跳出传统照明格局,得到合理设计。未来,市场需要越来越人性化的照明,可变色温也将成未来灯具的新发展趋势。
灯具设计是LED 未来战斗的方向
萧弘清强调,灯具设计是LED 未来战斗的方向,在外观设计上,“对称型”的灯具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目前液晶面板进入照明领域的盲点是其对辉度和照度的控制失误。灯具的配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污染程度,“正确的”灯具必须被“正确地”安装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否则将直接抹杀灯具的寿命。
萧弘清劝告国内LED照明企业,不要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更不要盲目撒钱。目前中国首要任务不是制定LED产品的性能和安规,而是亟需介面相容及互换性制定电气规格,实现模组化、可替代化和标准化,各个零部件的可替代和标准化才是降低成本的希望。
萧弘清总结道,未来LED照明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正确认识其照度和辉度导向应用特色,提供合理的配光曲线,降低眩光,提高显色性与色温的多样化和解决LED驱动电路的散热,实现模组化、规格化和标准化,由灯光使用单位来引领灯具的设计方向,跳出传统格局而开创LED灯具的新风貌。
三、闽台LED标准实现无缝对接 共拓LED市场
“以前,台资LED企业在台湾是按当地标准完成产品研发,而要进入福建市场,不得不按福建的标准重新进行研发投产。现在有了共同的标准,研发的产品就可直接在这边投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业界人士透露,前不久闽台签订协议,互认LED标准,泉州有望吸引50亿元以上台资,打造LED产业园。
LED互认标准相继出台
经过1年时间磋商,不久前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和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了《道路照明用发光二极管》和《大功率路灯》两个互认标准,标准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指标完全一致,实现了两岸标准的首次“无缝对接”。据介绍,双方还签订了《闽台LED标准互认协议书》,明确了闽台LED互认标准制定、发布和执行机制,提出今后双方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制定一系列闽台LED互认标准。
福建省LED已拥有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外延、芯片生产、封装等,年产值近200亿元。预计到2015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同时,福建也成为台资LED企业投资大陆的聚集区之一,已经吸引晶元、鼎元、亿光、中强、嘉晶等岛内LED龙头企业来闽投资设厂。省信息化局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迅猛发展,但是LED相关标准有些滞后。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新尚需时日的背景下,我省先行出台LED产品地方标准,发布闽台互认标准,显得特别有意义。
研发生产泉台两地同步
业内人士指出,闽台标准化合作机制就此正式建立,意味着闽台LED产品可双向进入市场。“目前包括泉州在内的福建LED企业出口到台湾地区的产品并不多。”泉州LE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潘一鸣更看重的是标准互认之后,两地LED技术研发和攻关将步入非常良好的互动阶段。
“台湾LED产业优势在于芯片和封装设备,我们的优势是应用产品开发。以前标准不统一,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有办法直接引过来,而现在则可以实现同步走。”潘一鸣介绍,台湾地区的光电产业模式主要是“研发、订单在台湾,生产在大陆”。
泉州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在这里还可以解决台商在长三角、珠三角遭遇的成本问题,加上标准统一,泉州自然会成为优先考虑的投资地。在此之前已有晶蓝光电、和谐光电等一大批台资项目入驻泉州。“台企进入,加上更高要求的互认标准,对泉州本土LED企业迅速提升技术水平将起到引领作用。”潘一鸣如是说。
依托平台共拓全球市场
业界认为,台湾光电产业发达,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进入国际市场较早,积累了许多经验;而福建的LED应用产品则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非常需要借助台湾经验,以便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绿能所所长童迁祥透露,闽台产业界正在酝酿成立百亿级LED企业,打“中华牌”,进军全球市场。据了解,数家福建LED龙头企业共同投资1亿元,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福建省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企业,欢迎台资LED企业注资加盟,未来拟组建为百亿级LED规模合资企业,共同承接福建省内外乃至国际LED市场上的重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带动包括泉州在内的LED企业进军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