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产业观察:发展新模式尚存变数

OFweek电子工程网 中字

  当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条发展路线。沿着这条路线的方向进行发展,产业发展就会顺利;违背这条路线,产业就枯萎。

  那么,什么是当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正确路线呢?

  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规律。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产业由成本高的国家和地区向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发源于发达国家,落脚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顺之则获利,逆之则损利。

  其次,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内在的发展规律。这是在摩尔定律启发下,世界半导体产业技术演进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可以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IDM方式发展阶段。集成电路产品以中小规模为主,呈现为单功能或单元电路的形式。产业处在以产品制造和工艺积累为特征的新兴发展阶段。二是1985年前后,出现了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成熟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为计算机工艺模拟提供了可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芯片加工企业等新型模式企业应运而生。产业处在以一代设备、一代工艺和一代产品为特征的快速发展阶段。三是时至今日,虽然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但随着日益逼近微细加工技术的物理极限,半导体制造设备研发、产业升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集成电路产业将开始步入后摩尔定律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将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呈现一代设备、多代产品的发展特点。满足市场需求、拓展应用新领域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线。

  再次,是2000年以来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与应用,改变了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使生产、管理及服务等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新模式企业的诞生,同时也改变了现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技术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遵循上述技术方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依据技术路线的发展走势进行布局和布点,并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则可以趋利避害,少走弯路,有效防止战略上的决策错误。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半导体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在世界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从1990年的超过50%下降到2011年的16%。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传统的IDM发展模式在对阵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Fabless+Foundry发展模式时,不具有生产成本优势。

  日本瑞萨电子、富士通及松下公司进行芯片业务合并之事,反映出日本政府、企业界对过去十多年来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他们正试图进行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也标志着日本公司对以往IDM发展模式的动摇。鉴于目前母公司瑞萨电子、富士通及松下都有自己的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如何处理现有的芯片生产线?去“心(芯)”后的母公司是否能够有效增强整机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在与高通、联发科等Fabless企业的竞争中,新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有待进一步观察。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