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微邓中翰院士:国内市场不接受 自主创新成果难推广

《科技日报》 中字

  邓中翰担忧的是创新成果的下游――市场需求。

  这位将“中国芯”卖到国外的海归创业者现在最关心的是,国家在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供给”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市场形成对自主创新成果的“需求”。

  邓中翰认为,这些年来,国家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供给”方面,制定了很多政策,包括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吸引海外归国人才等等,有效提升了我国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在很多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部分技术和产品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大为缩小,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相对而言,我国在通过‘需求’引导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特别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完全可以通过制定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产业界和用户积极采用国内自主创新成果,通过巨大的国内市场,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邓中翰告诉记者。

  中星微以视频输入芯片的设计著称,索尼笔记本摄像头采用的便是中星微的芯片。几年前,公司与公安部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一套以视频输入技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防联网监控系统。2010年末,该系统的技术指标被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但因为没有具体的应用时间表,推广并不顺利。

  长期以来,我国安防监控系统一直采用H.264、MPEG-4等国外标准,核心技术和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邓中翰觉得我们现在有了核心技术和国家标准就应该抓紧利用它培育产业。

  “对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广阔、带动效应明显的国家标准,应该通过国家意志大力推广,给出明确的应用时间表,带动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在国际上形成优势产业。”邓中翰说,在这方面,我国制定的北斗导航标准、TD-SCDMA、TD-LTE标准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就是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邓中翰告诉记者,随着当前以泛在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和应用的深入发展,必将出现新的产业形态和世界级产业巨头。他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推广,引导国内外企业围绕国家标准加大投入,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国家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摘自《科技日报》3月8日《成为创新主体,我们还差什么?》一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