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代工:中国内陆与国际大厂之间的差距

OFweek电子工程网 中字

  中芯国际的技术现状

  目前中芯国际营收的主要来源有两大部分:一是大于130nm的制程技术,占营收的43%(这部分营收已趋稳定);二是65nm技术,占30%以上。

  从技术趋势观察未来中芯国际的营收增长点来自45nm及以下技术才算合理。全球代工主流技术正向28nm、20nm迈进,必会使65nm制程技术产品的营收缩小,45/40nm技术产品扩大。因此中芯国际必须加快突破先进制程技术,否则将十分危险。

  现实是,中芯国际40nm工艺技术已实现量产;32nm和28nm工艺技术进入实质性的开发阶段,并在最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预计在今年底,有望完成32nm和28nm全套工艺的开发工作,进行小批量试产。同时20nm、14nm节点的前期开发工作也已全面展开,预计在2015年年中完成。

 

  在开发先进工艺的同时,中芯国际会在智能卡、LCD 驱动、节能器件等热点产品领域重点突破。“这样才能适应我国产业更新换代需求、适应客户成长的需求、适应市场需求。在这些领域,我国代工业要为进口替代做贡献。”张文义指出。

  因为中芯国际是中国芯片制造业的领头羊,是中国芯片制造业的标志,它担负着部分产业责任,所以实现赢利只是第一步,中芯国际需要做的更多。中芯国际还要设法解决企业利益与产业利益之间的不协调。产业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考验着新领导者的智慧,要在投资与发展及赢利之间做好调节平衡,以利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中芯国际工艺节点与国际先进工艺相比差距较大,而缺乏技术的先进性要持续赢利相对较难。代工业是依靠投资拉动的,只要投资扩大规模就有风险,会增加折旧而造成亏损,这一平衡实难掌握。

  不论是扩大规模,还是先进和成熟工艺的持续投入,资金可谓中芯国际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当前建一个28nm代工厂大概需要几十亿美元。目前中芯国际国有股本已占40%多,业界质疑其“国进民退”背后折射的产权变革使中芯国际处于两难之中,如何跨过这一门槛?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