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在未来3年内每年降低20%的营销费用。而从6月1日起,运营商也被纳入了“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过去3%的营业税如今被改为6%和11%的增值税,如果继续大规模销售手机,无疑会增加税负。另一方面,终端补贴也已经成为运营商的“不可承受之重”了。
运营商自己都过得不是特别好,那他们当然要甩掉手机制造商这个大包袱了。所以这直接导致了华为、中兴的市场份额的下滑,只有上半年猛推4G低端手机的酷派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反观走开放市场的那些手机厂商,他们的处境普遍较好。其中,小米的市场份额从5.8%迅猛蹿升到了12.4%,OPPO也从3.5%上升到了4.2%。这也是“荣耀”们自建销售渠道,选择“单飞”的一大主要原因。
去运营商的原因之二:手机厂商的内在革命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降低运营商渠道的权重,不仅仅只是个渠道的问题,更是涉及到了更重要的产品和运营模式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手机早就不再只是通话和上网工具,而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全能助手。囿于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运营商们对于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并不全面,他们出台的手机采购规范并不真正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跟着运营商的指挥棒设计出来的手机,未必能够获得消费者的欢迎,在手机制造商看来,只有贴近用户需求,重视用户体验设计出来的手机才会真正收到“粉丝们”的追捧。同时,在TMT日趋发展的当下,依据大数据的强大作用,手机制造商们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出用户们喜欢什么样配置、多大性价比的终端设备。想必,这也是手机制造商们去运营商化的现实要求。
编者认为:在运营商终端补贴逐年递减,乃至可能消失的情况下,终端厂商不敢将自己的未来赌在运营商身上,单纯依靠模仿和低价很难活下去,产品研发和生产必须围绕最终客户的需求,终端创新的空间被再度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