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随着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下发,“我国芯片市场将实现芯片本土化”的声音便不绝于耳;而随着10月14日,千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式设立,各家媒体关于“国产芯片提速发展,破‘玻璃巨人之危’”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铺天盖地。但细看我国国产芯片发展之路,如今虽有利好政策的扶持,千亿资金的支持,但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毕竟在处理器架构和关键设备制造商,我国至今仍依赖于国际厂商,故此应更专注于芯片技术的研发,为早日实现我国本土芯片化创造基础。
一、我国芯片发展现状
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产业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命脉。然而,纵观我国芯片市场格局,我国大部分芯片都依赖于欧美国家。
据了解,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已达到3200亿美元,但其中54%的芯片都是出口到中国,我国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仅占10%。全球77%的手机都是中国制造,但其中只有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中国生产的。我国每年花在芯片进口上的资金达2000多亿美元,我国对芯片进口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国内芯片生产能力较低,芯片出产率远远满足不了国内芯片的需求,我国对芯片的进口并不像其他国家一样设置重重关卡,基本上本着来者不拒的态度,甚至还存在着国外公司直销的情况,由此国家信息、商业数据等机密内容将被一览无遗。
世界许多国家对中国芯片市场都虎视眈眈,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这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分到一杯羹,于是引发了中国芯片市场的争夺热潮,美国及欧洲等国则成了我国进口芯片的主要国家。我国芯片进口总额已经超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产品。
二、中芯国际等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
虽然我国一直处于缺“芯”的困境,但我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也一直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随着中芯国际、展讯通信等芯片设计公司的逐渐发展,我国对欧美等国芯片的依赖程度有所缓解。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其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