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CPU公司改名为Acorn计算机公司。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发现这种芯片太慢也太贵。“一台售价500英镑的机器,不可能使用价格100英镑的CPU!”他们转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芯片的设计资料,但是遭到拒绝,于是被迫自行研发。
迫于无奈之下决定开发当时不被看好的RISC结构处理器。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Acorn公司资源掣肘,没有能力开发CISC结构的处理器,只能选择开发晶体管数较少的RISC处理器。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设计了他们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Hz的处理器,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简称ARM(Acorn RISC Machine)。随后,在1980年代晚期,苹果电脑开始与艾康电脑合作开发新版的ARM核心—ARM2。ARM2被用在BBC Archimedes 305上。当时,IBM电脑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IBM的销售渠道已覆盖英伦三岛。因为BBC Archimedes当时采用了非主流的Archimedes操作系统,所以除了作为BBCMicro的后续产品卖给广播局和学校外,BBC Archimedes在英国以外几乎毫无市场。
在此前后,Acorn公司在现金流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在此背景下,当时的IT巨头Olivetti 收购了Acorn,并成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Olivetti 研究公司,其任务是继续进行“五花八门的应用研究”。在与剑桥大学达成协议后,Andy Hopper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但Andy Hopper很快就给其雇主Olivetti提出了一个难题。
“我们强迫他们表态。这是个非常具有挑衅性的举动。在那种情况下,我很可能会被解雇。”Andy Hopper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Olivetti,他打算从研究公司的实验室中分拆出一家商业性公司。
Andy Hopper甚至提出所谓的“安迪共同财富创造框架”(Andy's Mutual Wealth Creation Framework)。他解释道,无论什么时候,当一项技术可能在实验室中出现时,母公司都有权首先得到它。然而,如果母公司无所作为,就会失去这种权利,开发工作就与研究人员和支持部门一起,分拆成为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作为补偿,母公司可在分拆出来的公司持有20%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