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无人机”是指一切可远程操控、或按设定路线与目标飞行的机器总称,应用范围包括个人娱乐、商业用途和国防军用。不过由于近来个人飞行器市场迅速升温,谈到无人机的时候已经不是电视新闻中见到的那架可在地球另一边操作定点袭击某辆汽车的美国“死神”号,而是时常在某广场或展会中出尽风头的小型旋翼飞行器。
就这么一个很讨喜的新奇小玩意,最近却因为一系列的事件而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指责和担忧。这一处于法律空白区的新事物,一旦把握不好,将很有可能如同马航MH370坠海一般永远在民用市场中消失。
这类“无人机”更专业的称谓是“多旋翼无人机”,也叫“多轴飞行器”。由于这种飞行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人的操控技术要求较低,近几年在个人用户中受到青睐。
俗称的民用旋翼小型无人机目前正处在法律空白区
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形势迅猛,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0万架,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美元,在2018年或增至10亿美元。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巨头纷纷布局无人机市场;国内大疆创新公布其2014年总营收接近30亿元,5年时间总营收翻了100倍;亿航6个月估值翻了25倍。
小商品制造大国此时肯定不会在出口端闲坐。深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从深圳出口了16万台无人机、货值达到7.5亿元人民币,分别是去年同期的69倍和55倍。就在大家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商务部及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决定自2015年8月15日起,对部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实施出口管制。
管制内容有一项很值得注意,即是最大续航时间大于等于30分钟的“无人机”产品将被禁止出口。这一项直接和间接限定了此类“无人机”的航行高度、距离和速度各方面,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型无人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同样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