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旸携手10位著名科学家共话高分子科技创新

OFweek电子工程网 中字

近日,继金砖五国会晤后,又一国际学术盛会——第15届环太平洋高分子大会再次在中国厦门拉开帷幕。根植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多年的金旸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近千名高分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精英聚首,共话高分子科学前沿和技术发展。

“不只有互联网公司,制造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可以很精彩。”在太平洋地区高分子大会欢迎晚宴上,金旸集团董事长、金旸创业平台创始人杨清金的话引起了在场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旸”)是金旸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企业,它是厦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本届大会的东道主之一,也是促成此次会议在厦门举办的中国新材料企业,金旸凭借其首创的共享实体模式,创建了国内首家实体创业平台,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实现快速突破,完成了从行业新秀到创新引领者的蜕变。

专家团参观金旸新材料产业园

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周其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李永舫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胡晓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Andrew K. Whittaker教授,清华大学(新竹)何荣铭教授,交通大学(新竹)陈俊太教授,韩国高丽大学Dong June Ahn教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王笃金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甘志华教授等十位知名科学家考察了金旸新材料产业园。

“金旸的这个模式可以从整个产业链上对成本进行整合控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这个模式非常具有创新精神,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Andrew K. Whittaker教授参观后称赞道。

专家团参观金旸实验室

在这座现代化的园区,专家考察团被创新型产品、重点实验室、世界一流的生产线、创业精英团队等发展成果吸引。当得知金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时,中外专家一致称赞这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好产品。专家考察团还与金旸管理层举行了座谈交流会,双方就高分子新材料产学研的新理念和国际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何荣铭教授表示,一个好的模式最关键是如何从天上下到凡间来,即如何将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并且产业化,而金旸恰恰是聚集于这方面的创新,可以说前景巨大。金旸一年多来创造的业绩,证明了这种模式的超前创新性。

专家团与金旸管理层进行座谈交流

作为中国高分子新材料界迅速崛起的一匹黑马,金旸深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自创立之初,金旸就勤练内功,建立了系统、先进的研发体系,如金旸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组建了由12位国内知名院士、教授与专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时,金旸更加坚信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产学研的有效对接,金旸搭建起开放高效的技术合作平台,并依托金旸创业平台与世界知名科学家、行业专家保持着紧密互动,推动创新产品顺利实现产业化。

得益于技术优势,金旸已经成功研发出多款符合市场主流需求、技术含量高、环保性能优异的改性塑料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材料、3D打印材料、微发泡材料、低气味材料、免喷涂材料、增韧阻燃材料等,可以为汽车轻量化、家电轻薄时尚化、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提供全面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金旸正在全球建立三大研发/营销中心,以此对接全球的孵化器和研究机构,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与高端人才。未来,金旸将进一步斥资推动技术研发,致力于成为中国新材料技术革命的策源地。“我们期待联合全世界高分子领域的技术精英,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杨清金说。

科学共同体,技术新中国,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更离不开科技创新,更离不开科技界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周其凤院士表示,太平洋高分子大会的成功召开,以及来金旸参观交流,为以金旸为代表的中国产业界与中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下一步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将积极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