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在歌曲《困兽之斗》里面这样唱到,陷阱旋涡我已受够,挣脱逃离这个空洞,如果我冲出黑幕笼罩的天空,就别想在捆绑我的自由,在狂风之中嘶吼,作困兽之斗。
歌曲中这份挣扎和不屈让我想起了当前的英特尔,丢失掉坐了25年之久的全球最大芯片厂商的宝座,英特尔自己大概也没有想到要作今天这样的“困兽之斗”。
一管挤了数年的牙膏
近些年,人们总是喜欢将英特尔戏称为“牙膏厂”,以此来调侃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提升的缓慢。在这里,不得不提及英特尔的Tick-Tock战略。
图|英特尔“牙膏厂”
所谓的Tick-Tock战略是什么呢?Tick年改进制程工艺,Tock年升级微架构,二者轮流交替,两年为一个周期,CPU性能随之不断地提升。Tick-Tock战略可以说是“摩尔定律”的延续。
喜欢研究处理器性能的人对这个战略定然很熟悉,因为它曾经带给处理器评测者无以伦比的刺激。在Tick-Tock战略初期,尤其是在英特尔core 2晋升到第二代core i这段时间内,Tick-Tock战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每一款处理器上线后的跑分成绩都伴随着惊呼。然而,Tick-Tock战略后劲不足,从22nm工艺的Haswell架构之后就失效了。事实上英特尔自己也放弃这个战略了,此后的CPU升级周期变长,Intel在工艺和架构之外更注重优化,处理器性能提升便没有了之前那种视觉冲击力。挑剔的评测者、媒体和用户开始给英特尔冠以“牙膏厂”的称号。
图|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其实,随着半导体工艺制程的深入,晶圆代工厂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数量指数倍的增长,速度放缓是必然的结果。
英伟达CEO黄仁勋讲出了英特尔“挤牙膏”的另一层含义,黄仁勋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英伟达之所以行动迅速,是因为不考虑往后的兼容性。哪里快就走哪里,哪里不爽砍哪里。你看英特尔,要兼容各种老程序,所以新东西用起来就慢。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当一个公司在一个领域成为最强者的时候,求稳是第一要务。
半导体界的时势造英雄
在文章开头的地方,我们谈到英特尔丢失了自从1992年以来的芯片老大桂冠,以一种及其无奈的方式拱手相让给了三星。
图|三星
1月31日,三星公布了其2017财年年报,根据财报中揭露的数据,三星取代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厂商。财报显示,三星在2017年芯片业务的总收入达到690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的62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