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近10多年来发生了多起收购
但半导体业也不是严格按照地域进行区隔,尤其是近些年的资本全球化,很多不同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实际上已经通过投资、股权等形式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长久以来市场发展所达成的局面,实际也是一种无声的提醒:想在半导体行业里面生存下来,几乎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的产业体系而独活。(关于这一点下文还有部分原因)
直线加速赛——“摩尔定律”
这项神奇的定律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Gordon Moore(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后来在1975年进行了一次修正,具体内容——芯片每18个月,性能将会翻倍一次。
也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无比“简单”、似乎没有什么论据的定律,却在接下来半导体行业4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被验证。关键在于它并不是一个想法,而是根据早期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商业化的具体情况所推算出来的一个理论公式。
它所揭示的正是半导体技术最核心的魅力——30多年稳定指数级提升的技术空间,而且整体的幅度还达到了100万倍。(2016年CPU中可以容纳100亿个晶体管,1976年的芯片中只能容纳1万个晶体管)
有趣的是,在摩尔给出第一条定律之后,一位与半导体行业过往甚密的美国风险资本家Arthur Rock,给出了另外一条同样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定律,也被称为“洛克定律”、或是”摩尔第二定律”——晶圆厂(Fab)的成本,每4年就会翻一倍。
以英特尔推出80386处理器的1986年为例,当时一个晶圆厂的建设成本大致为2亿美元。仅仅过了10年,在英特尔开始推出“奔腾”系列处理器的时候,晶圆厂的建设成本已经上涨到了20亿美元。而根据行业的公开资料现实,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3年后的现在这个数字很可能已经接近300亿美元。这还只是一个晶圆厂的成本,建设晶圆厂背后的技术成本,更是数倍于这个数字。
中国落后,是因为错过“窗口期”
介绍了这么一大圈基础的半导体趋势,再回过头来看国内的发展,其实也很容易找到落后的原因——中国因为种种历史原因,错过了半导体行业最终要的发展“窗口期”。再加上上文已经说明了半导体“可怕”的摩尔定律,让我们和国际先进半导体技术差距不断拉大。
国外半导体早已如火如荼,国内见过电脑的人其实还不多
以上世纪90年代为例,当时国外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个人计算机大量普及,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每万人中只有4个人拥有个人电脑。即便是24年后的2004年,中国每万人中拥有个人电脑的也只有409个人,世界平均水平为1298个人,美国为7492人。
又例如2002年,中国人终于拿出了称得上自主芯片第一炮的“龙芯”1号之时,英特尔已经开始量产奔腾4系列处理器(英特尔的第7代处理器产品)。更不要提“Wintel”(微软+英特尔)组成的强力联盟,为X86架构提供的整个完整生态。
在半导体制造、通用处理器这样的核心领域,一步慢步步慢,真的很难追。
但相反的,半导体行业中也存在不少增速相对没那么高的领域,或者是本身产品已经相对成熟的领域,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其实非常强,也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很多小的领域战胜了其他国际对手。其实真没有啥好心急的。(作者:李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