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有多火?看一条旧新闻就知道了。
2017年,苹果公司在拟推出无线耳机AirPods二代产品时曾介绍,该产品内置芯片并计划加入Siri唤起等功能。因此,有媒体称其为“首款智能耳机”。
时至今日,AirPods二代产品仍不见踪影,智能耳机却已经铺天盖地般涌现,成为继智能音箱之后最热门的硬件设备。
近日,知名咨询公司捷孚凯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智能耳机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该产品2018年市场零售量将达到50万,智能耳机有望呈现规模性增长。那么,智能耳机的爆发期来了吗?
爆发原因
黑科技加持和市场需求造就新风口
伴随着人机互动、语音识别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浪潮加快了许多传统硬件设备的升级速度,这也引爆了一个又一个智能产品热点。2017年,最炙手可热的无疑是智能音箱。曾有业内人士戏言,在深圳市每一平方公里都会有100家智能音箱厂商。
近来,又一款智能产品因其蕴含的巨大潜力,被业界寄予厚望,它就是智能耳机。
从2017年11月开始,多款智能耳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当月举行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展出了一款AI语音耳机。这款耳机由广州爱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内部搭载了腾讯叮当语音助手。
一个月后,另一款同样搭载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的智能耳机也对外发布。该产品由咕咚运动和耳机品牌1MORE合作推出,主要针对运动人群。
到了2018年,更多的智能耳机如雨后春笋般现身。包括出门问问等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FIIL这样的新晋耳机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耳机,各大厂商开始纷纷布局该领域。
业内人士预测,依靠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智能耳机突破了智能音箱应用场景相对单一的瓶颈,或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的风口。
随着技术的迭代,当前智能耳机产品已相对成熟,在降噪、音质提升、近场拾音等方面愈加完善。伴随AI技术的加入,智能耳机可谓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区别于蓝牙耳机,智能耳机除了具有播放音乐、接打电话等传统功能外,还搭载了传感器、微型芯片。”
”5月8日,通讯行业专家杨玉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耳机将人机交互功能导入到产品中,提供生活助理、翻译、搜索等服务,用户无需再掏出手机进行其他操作,因而彻底解放了双手。”
以三星某款智能耳机为例,该耳机拥有4G内存,内置了健身传感器,可以记录用户日常活动、锻炼时间、消耗热量等数据。厂商们还在该产品中提供语音助手服务,作为智慧家居的入口,语音助手可直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
不仅如此,社交、医疗、健康管理等功能也开始集成在智能耳机上。
使用体验
存在信号不稳、触控失灵、续航差等瑕疵
“智能耳机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携带,不管在哪都可以随时使用,健身、散步、日常工作,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国内某智能硬件厂商营销负责人张彤(化名)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该公司在2018年年初刚刚推出一款智能耳机产品。
当然,智能耳机也并非尽善尽美。表现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智能耳机产品仍存在瑕疵。打开国内某电商网站,某款热销智能耳机产品下有不少负面的评价。不少用户反映,该产品存在着蓝牙信号连接不稳、触控失灵、续航能力差、播放视频延迟等问题。
“耳机是高度个人化的产品,用户对于音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是耳机行业的显著特点。之前,曾出现过一些厂商贸然进入耳机领域,遭遇大范围吐槽、差评的事件。”5月8日,拓墣产业研究院穿戴装置专家蔡卓邵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打造硬件能力有限,种子用户体验较差,那么该产品或将迅速被市场淘汰。
除了音质、降噪等传统衡量耳机优劣的标准,很多产品在功能上也有待完善。例如,Google无线耳机Pixel Buds在启动翻译功能时,还是得拿出手机来辅助操作,并未完全实现解放双手的设想。对此,蔡卓邵认为,如果大多数语音交互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那么消费者就很难会选择用耳机去完成这一操作。
上述报告也指出,价位和消费者体验直接影响着智能耳机未来的市场走势。在国内某电商平台上,科技日报记者对比若干智能耳机产品发现,目前该类产品的价位集中在500元到1500元之间,其内置芯片和微型发声单元导致该产品成本要远高于普通蓝牙耳机。
“对于耳机发烧友来说,智能耳机的品质无法媲美传统产品,而新手用户只需200元即可买到不错的入门级耳机。”杨玉斌表示,若希望消费者能花更多钱购入智能耳机,那么它在功能上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
后势预测
成为新一代语音交互入口尚需时日
在使用场景上,智能耳机比智能音箱更加丰富,两者的定位及应用也多有重合之处。在万物互连的物联网时代,有专业人士预测,智能耳机将接棒智能音箱,成为语音交互的入口。
对此观点,业界存在不同的声音。苹果、谷歌、三星、出门问问、科大讯飞、万魔等大小厂商都已经推出了自家的智能耳机产品,老牌耳机厂商森海塞尔、拜亚科技、爱动力也跃跃欲试,厂商们用行动表示了自己对智能耳机发展的乐观。
“智能音箱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大家觉得它是一个更棒的入口。由于智能音箱不可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放在家中,因此业界希望能有一款更好的产品扛起入口大旗。”张彤表示,作为穿戴类设备,耳机的使用频率更高、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因此也就被给予了更高的期待。
另一方面,智能耳机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让不少分析师对该市场持观望态度,该产品能否成功占据语音交互入口尚待观察。
“目前,智能耳机仍受到体积、重量及续航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而且智能耳机现在并不能完全独立成为一款产品,部分功能需连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装置才能实现,距真正解放双手仍有一定距离。”蔡卓邵认为,短期内来看,智能耳机依旧属于产品功能升级,它能创造出的新市场空间有限,更多地会瓜分原有耳机市场份额。但长远来看,智能耳机的发展取决于移动网络、语音交互等技术的进步,现在谈接棒智能音箱为时尚早。(记者 杨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