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提升笔记本性能的变革 显卡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泡泡网 中字

为了让性能不如游戏PC的笔记本电脑焕发第二春,众多硬件厂商、DIY硬件爱好者在不断追寻着如何在轻薄笔记本电脑保持自身便携性的同时,让其拥有如同高性能PC一样超高的扩展性和强劲的性能。基于这个需求,显卡扩展坞应运而生,这是笔记本电脑界,也是DIY 硬件界的一次开拓创新。

外接显卡又称之为显卡扩展坞,说的通透点就是用来扩展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扩展装置,通过传输数据接口或者插槽,将单独显卡的图形编辑能力赋予笔记本电脑,弥补笔记本电脑因空间造成的性能缺失,这种设计可以让用户在无法安装台式机的环境下同样可以享受到与高端PC一样的图形性能,同时还兼顾了笔记本电脑便携性高的优势。

例如在某些工作环境下,显卡扩展坞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解决轻薄笔记本无法胜任的图形运算工作,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就需要应用到GPU中的矩阵浮点运算能力以及并行运算能力。例如图形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轻薄本自带的核心显卡往往无法满足图形工作者的需求,在这些时候外接显卡就显得尤为重要。

时光荏苒,距离显卡扩展坞第一次出现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2003年就出现了长相和读卡器非常相近的外置显卡,那时候它还不叫显卡扩展坞,当时的它采用了USB接口的方式,还提供了一个VGA输出接口,当时这种外接显卡装置只支持2D Windows桌面显示,分辨率仅为1024×768。当时的这款外接显卡并不能独立于内置显卡存在,只能算得上是辅助的2D移动显卡。

那么经历的十多年的发展,显卡扩展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迁?在未来,显卡扩展坞应该兼具哪些功能,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

显卡扩展坞的过去

起点-ExpressCard插槽的尝试

显卡扩展坞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应该是在2008年,当时很多人的初衷只是为了让性能孱弱的笔记本拥有强大的游戏性能,对超极本同样适用。为了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华硕推出了第一代XG Station外接显卡,这款显卡扩展坞内置一块8600GT显卡,采用笔记本ExpressCard插槽引出的PCI-E x1接口的方式接入,可以说这是笔记本外接显卡的首次尝试,第二年技嘉也推出了自家可外接显卡的笔记本M1305,虽然在体积上更小,但二者高昂的售价以及不可更换显卡、无法发挥完美的游戏性能等缺陷被用户无情抛弃。

发展-Light Peak接口的实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2011年,索尼推出了Power Media Dock显卡扩展坞,这是当时笔记本电脑外接显卡的终结版成品,它内置一块AMD Radeon HD 6650M独立显卡,通过Light Peak接入(这种技术的峰值单向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0Gbps,并可支持双向同时传输,另外,与USB线类似,Light Peak线缆同样可以传输电能),完美的解决了外接显卡带宽不足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显卡扩展坞发展到Power Media Dock的出现就完美截止,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的该项技术主要针对的还是商务人士在面对集成显卡无法应对的高级图形应用时给出的合理解决方案,但高昂的售价还是让众多用户无法企及。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