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泥潭的法宝?小米技术创新能力评析(下)

方象知产研究院
关注

摘要:技术分析报告里的小米公司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吗?

上期文章方象知产研究院围绕技术信息层面对小米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评析(点击阅读),本期我院将从专利质量分析角度继续评析。

专利质量分析

一、重发明而轻实用新型,小米专利战略改进

我院在对小米公司进行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从持有专利类型角度看,小米更加重视发明专利,而实用新型专利持有量较少。例如2016和2017年小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分别约为91.1%和85.9%,这一悬殊比例是极为罕见的。

这一特点或与小米的研发主攻方向有关。小米的技术研发重点放在操作系统(IPC分类号G06F、H04L等,下述同为IPC分类)和无线通信应用层(H04M、H04W、H04N等)技术方面,而这更适合作为发明专利的保护客体。小米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领域多涉及污水处理(C02F)、分离装置(B01D)和研磨切割装置(A47J)等方面,但这与其主营产品的相关性不强,相应的申请和授权量占比很低。

一般认为,与实用新型专利相比,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标准严、审核周期长,且保护范围广,其数量更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技术实力。这也通常被理解为发明专利价值更高,那么拥有更多发明专利的企业其无形资产价值也更大,其实不然。

爬出泥潭的法宝?小米技术创新能力评析(下)

发明还是实用新型,这是一个问题。

囿于专利制度设计的特点,权利申请人必须在时效和保护力度间寻找恰当平衡。对于通信技术领域来说,技术更新速度之快与发明专利审核周期之长是存在矛盾的,即专利授权速度不能满足技术快速迭代需求。

对小米所代表的此类需求主体来说,若要尽快获得专利权,又需争取发明专利的保护,可就同一技术方案同时进行实用新型和发明申请。实用新型审核快、授权易,有助于技术方案尽快得到保护,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技术保护策略的角度看,仅从发明专利数量多就推断企业知产战略收效显著是片面的。

二、人机交互是看家本领,但硬件和通信短板或是隐患

智能手机是小米的核心产品,也是小米互联网生态的入口。在智能手机相关技术中,小米在移动终端应用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持有量占比较大,尤其是人机交互是小米的技术强项。

值得一提的是,声学技术一直是通信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小米在该技术研发走在前列。小米不仅在传统的增强话音,通话降噪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相应布局,还将声学引入人机交互的优势领域,该类技术专利的产出有助于具有优质用户体验的产品走向市场。

同时,小米在设计智能硬件的专利量较少,这可能是受小米将硬件产品作为导流互联网业务的战略影响。小米的主要竞争对手华为、中兴等公司持有可抗衡国际竞争对手的3G、4G和5G相关核心技术,相形之下,小米还需加强通信协议领域方面的技术专利布局。

三、知产攻守道,小米爬出泥潭的法宝

作为偏重技术创新的头部创业公司,小米天然具有高风险基因,而知识产权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其商业压力。着眼当下,小米在专利布局方面的部分缺位可能会成为小米的新困局,但发挥专利布局方面的既有优势却也可能成为小米的竞争利器。

如何凭借这把双刃剑脱身泥潭?重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规划和保护,明晰主营产品的技术专利布局状态,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这条生命线,才能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强化知识产权优势。如果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一样辉煌,那么上市后的小米依然势不可挡。

声明

本文由方象知产研究院原创,申请转载请关注我院获取联系方式,我院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的权利。

本文仅以学术交流目的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不代表对特定主体的消极评价。任何行业的发展走势均受到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对特定行业的发展预测不应视为对具体投资行为的指引。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