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告别扁平化
另一个事儿就是今天《财经》杂志记者张珺独家报道的:
小米内部头衔大体分为专员-经理-总监和副总裁及以上,层级共设10级,从13级到22级。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雷军不在该级别体系内,因而没有级别。
这意味着小米告别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扁平化管理。
过去的小米只有三个层级:联合创始人-部门负责人-员工,并且奉行不打卡、不设KPI的政策。《财经》杂志援引小米一位员工的话称,小米目前上班要打卡,在今年春节后考勤尤其严格,部门也设有KPI。
一位要求匿名的小米员工也向虎嗅证实,上述一切目前正在推进过程中,还没有全部落实完成,雷军也还没有发布全员邮件就层级化管理进行解释,应该是等到全部完成了才会“官宣”。
而根据《财经》杂志报道的内容来分析,层级划分应该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比如接受采访的一位小米高管已经确认了自己是20级,而上述小米基层员工还不清楚自己是多少级。
其实去年上市以来,小米多次对管理层的调整都可以看作是向集团化战略转型的一部分——
先是9月13日雷军发布公开信宣布小米成立8年来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设立组织部和参谋部,分别由刘德和王川率领。
再是12月13日,雷军再次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宣布成立中国区,由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虎嗅在2018年12月13日《这可能是雷军最正确的决定》一文中分析认为:“小米的集团化战略和国际化征程进入了新阶段。”
然后就是这次的层级划分。
说到这儿,让我不由得想起,小米的这套层级划分几乎与华为的层级划分一模一样。据公开的报道,华为为人所知的层级划分也是13级到22级,而22级以上的没有被报道过。不过华为更细分,每一级还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比如19级还分为19A、19B、19C,然后从19C逐次往19A上升。
这倒是也不奇怪,雷军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他经常学习任正非讲话,在红米品牌独立发布会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办小米之前我是华为的铁杆粉丝,我会背任正非很多篇讲话。”
显然,雷军在公司管理和战略转型上也在向任正非学习。
总之,无论是放弃性价比,还是放弃扁平化,对于一个成立了9年、有2万名左右员工的大公司来说,都意味着小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时的小米最需要的,借用雷军的一句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