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铁三角不为人知的个性,和他们与存储器的那段往事

与非网 中字

1968年,罗伯特·诺依斯和戈登·摩尔联手创立了英特尔,那年年初,他们刚刚从仙童半导体出来。公司成立后,他们立即把安迪·格鲁夫聘请了过来。诺依斯、摩尔和格鲁夫这三位巨头组合一直是业内进行对比研究的对象。多年来,我跟诺依斯和格鲁夫打过多次交道,但是只和摩尔见过两次。他们三个人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截然不同。他们相似的地方是教育和智商。他们都非常聪明,各自拥有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诺依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摩尔来自加州理工学院、格罗夫则来自伯克利大学。其中,格罗夫学业的最后一年正好是我入大学那一年,所以时间上我们有一年的交集,但是后来一直到很晚我们俩才见面。

说到个性上,他们的差别就出来了。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诺依斯和摩尔是世界上最好的两个人。事实上,他俩是不是有点过于“好”了?安迪曾经告诉我,他就是这么看待诺依斯和摩尔的。相比之下,安迪就没有那么“好”了。大多数人会说,安迪是世界上最坚强、最直接也是最有魅力的人。大多数人会说他对没有能力的人没一点好气,对能力认定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所有他认为能力不足(即使只是暂时不行但是很有潜力)的人都被他无情地清理掉了。诺依斯和摩尔创立了英特尔,他们之所以选择格鲁夫作为公司第三号员工可能正好说明了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对自己的“老好人”劣势有着清晰的认知。这三个人轮流掌握着首席执行官的舵手之位。1968年到1979年,担任CEO的是诺依斯,然后他把位子传给了摩尔,1987年,摩尔让位给了格鲁夫。1998年,格鲁夫把CEO的宝座传给了克雷格巴雷特。

英特尔成立后,仙童半导体公司管理层非常好奇,他们一直想知道的是:英特尔到底在做什么?在做什么产品?事实上,英特尔对此三缄其口,没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有传言称,英特尔正在开发先进的TTL(晶体管 - 晶体管逻辑)产品,还有一些人说他们在做模拟产品。毕竟,这是当时IC业务的两个主要板块。但是,这两种产品的开发周期有些长,诺依斯和摩尔是当时世界上最聪明的两颗大脑,他们选择的是存储器!当时计算上的致命缺陷在于存储器,当时的存储器技术非常糟糕。那时,几乎所有记忆功能都是采用那些磁芯存储器实现的,磁芯存储器采用巨大的小磁芯阵列制成,每个磁芯位的形状像是迷你型的甜甜圈,只是数量更多,尺寸也小得多。每个磁芯存储器在三个方向上通过三根线串起来。可以说,这种方式又重、又笨又缓慢。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取代磁芯存储器,你必须能够制造出每比特一美分的半导体存储器,这大约相当于当时磁芯存储器的每位成本。但是事实上,这还不够,因为磁芯存储器技术在不断进步,制造商可以把磁芯存储器的价格做得更低,所以,要想取代磁芯存储器,你必须奔着每比特0.1美分的目标努力。但是,每比特0.1美分不仅很难,简直几乎不可能实现。1969年那个年代,我还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一名产品工程师,我当时做的一个产品是9033,这是一个16比特的双极性存储器。严格来说,因为这个产品没有任何地址解码,字线和位线都直接连接到封装引脚上,所以算不上一个非常有用的内存产品。在我的印象中(我得承认我的记忆力有些糟糕),这个产品当时的良率不是太高,硅片成本大约在一美元左右,再加上花在芯片上的解码电路的成本,成本大约为2到3美金,再加上封装和测试成本,再考虑上利润率,仙童半导体当时想以10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个16比特的双极性存储器。这样算下来,每位的成本大约为60美金,大约是市场能够接受程度的100倍。所以,英特尔当时要做半导体存储器看起来似乎毫无成功的希望。

毫无希望?这正是诺依斯和摩尔喜欢的状态,这样就没有竞争者了,他们正擅长于把绝望转换成希望。1969年,英特尔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内存。是的,不是TTL逻辑芯片,也不是模拟芯片,而是一个64位的内存。不久之后,他们发布了1101-采用PMOS硅栅技术设计的256位静态存储器,PMOS硅栅技术一直是仙童半导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时却被英特尔截了胡。1101的速度很慢,访问时间为1微秒,而且需要一些笨拙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 5V,-7V和-10V。所以,这不是一个摧毁旧世界的大杀器,但是,它按下了旧世界毁灭的倒计时。它们的价格是每比特一美分吗?也不是,甚至还差得很远,但是,战车既已启动,而且在不断加速。不久,几乎当时所有的半导体公司都跃入了RAM技术的洪流。

竞争开始了,创新得以不断爆发。到了七十年代中期,RAM将磁芯存储器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英特尔也缓缓拉开了称王称霸的时代帷幕。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