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描绘万亿级计算产业画卷,打造百花齐放的鲲鹏生态花园

徐上峰
关注

以行践言,做大产业生态

在华为看来,计算产业的成功,首先是生态系统的成功,这是前提条件。那么,华为如何发展自己的计算生态?其在全联接大会上透露,将会围绕鲲鹏、昇腾、操作系统、数据库、AI,来投资发展计算生态。

为了构建起枝繁叶茂的计算生态,华为将从“以行业聚合应用、以区域整合产业、以联盟孵化标准、以社区发展开发者”四个方面去努力。以行业聚合应用,就是围绕各行各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及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以区域整合产业,是指欢迎各区域伙伴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去打造各自的鲲鹏产业,适合当地产业的发展;以联盟孵化标准,是指通过绿色计算产业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等,构建基础软硬件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以社区发展开发者,是指华为强调开发者是产业的灵魂,宣布未来5年为计算产业培养500万开发者。

做大计算产业生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天,很多企业都在谈生态,都在发展自己的生态。但是,真正能做好生态的却不多,这是为何?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在发展生态时,并没有摆正价值方向,甚至一些企业只管自己赚钱,不管伙伴的死活,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最后必定是众叛亲离。

华为是行动派,主张以行践言,这也是它能赢得伙伴支持的关键。华为一直认为,做大产业蛋糕,远比自己赚钱更重要。为了更好地支持生态的发展,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15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帮助产业共同成长,携手伙伴构建繁荣的生态圈。

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与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谋科技(中国)、IDC及众多的产业伙伴,共同发布《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这一白皮书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鲲鹏计算产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恪守边界,共享数字红利

曾有初创企业跟笔者抱怨,他们在跟国内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时,出现了不愉快的一幕。原因是自己好的创意和观点,被对方“拿走”了。他们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这家互联网公司没有自己的边界,一边当裁判,一边做运动员,很难兼顾公平。并且,一些互联网公司有很多的股权投资,甚至到处撒网,有所偏向是难以避免的。

华为不同,一直有清晰的业务边界。多年前,华为就提出“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华为此次公布计算战略,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坚守业务边界,给伙伴吃下定心丸。

为了做大计算产业,华为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硬件开放层面,华为对外提供主板、SSD、网卡、RAID卡、Atlas模组和板卡,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服务器和PC等计算产品。此次推出的华为鲲鹏主板,就内置了BMC芯片、BIOS软件。

华为将开放主板接口规范和设备管理规范,提供整机参考设计指南,全面向伙伴开放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凭此,合作伙伴可快速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产品。此外,华为还将为开发者提供覆盖“端、边、云”的全场景开发框架,并逐渐对操作系统、数据库、AI计算框架进行开源。这些举措,对做大鲲鹏计算产业,提高伙伴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合作伙伴有更好地发展,华为甚至在一些优势领域,主动做了退让和收缩。比如,在服务器和PC机领域,华为就采取了这种方式,优先支持合作伙伴,让它们去发展自己的品牌,积极参与到鲲鹏计算生态的建设中进来,享受计算产业的成果。为此,华为还宣布,自己的TaiShan服务器及华为终端的PC机,将避开与合作伙伴竞争,只聚焦做高端领域和内部配套。

不仅如此,华为还透露,一旦条件成熟,公司可以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这也可以看出,为了计算市场的大蓝海,华为愿意舍弃部分属于自己的利益。这种舍弃,表面看对华为不利,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共同做大蛋糕。事实上,全球计算产业生态体系的蛋糕足够大,华为预计,到2023年,仅中国市场的规模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生态支撑。在自身软硬件能力的基础上,团结广大合作伙伴的力量,华为有望在万亿级计算产业大蓝海中扬帆远航,与伙伴共享数字世界的红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