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英伟达、高通、AMD、英特尔、华为等科技公司加速布局的战略规划下,芯片领域竞争愈演愈烈。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再次为芯片市场激发新的活力,而与此同时,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芯片大战也即将开启。
英特尔的复杂“芯事”
用一句话来形容摩尔时代的英特尔,那就是内有实力,外有强援。
这使其在当时的处理器市场,几乎没有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没错,AMD当时根本不配跟英特尔相提并论。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不是反垄断法的约束,英特尔很可能已经把AMD击垮或者收购了。
而时间转回2019年,画风陡然一变。认为从长远角度讲,英特尔将失去在全球处理器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最终英特尔和AMD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各占50%的平衡点。更玄幻的是,这一幕已经在发生了,在韩国区域市场,AMD竟然真的达到了53.58%,开始摆脱“千年老二”的身份。AMD的逆袭与英特尔的滑落一样,令人唏嘘。而细究英特尔的无奈,有两个关键节点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是“失而难复得”的x86 CPU市场。
尽管英特尔重启了奔腾G3420,但x86 CPU市场逐渐被AMD攻占,已成不争的事实。AMD的处理器占据高达78%的份额,并且从7月份以来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
而就在几年前,英特尔还占据了x86 CPU市场90%以上的份额。
有意思的是,这是英特尔“主动”让出的江山。
其二,则是久攻不下的AI新品堡垒。
主动放弃了CPU的江山,英特尔要干嘛去?答案是冲击“全硅”领域30%的市场份额。
简单来说,就是朝着GPU市场、AI市场,以及FPGA市场猛攻。
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过去几年开启了“购物狂”模式。2016年,收购了边缘和视觉AI创业公司Movidius。同年,以3.5亿美元拿下Nervana,进军深度学习训练芯片市场。2017年,以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企业Mobileye更是令业界咋舌。如果Habana Labs收购案完成,英特尔在AI产品上的组合可以说是遍及了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从CPU到ASIC等各种业务支撑。
这能帮助英特尔拿下新市场吗?不得不说,入局晚的英特尔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也只能说是个“弟弟”。
过去几年,英伟达凭借其最早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凭借GPU业绩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绝对宠儿,也成了该领域的领跑者,占据绝对优势。在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榜单中,英伟达稳坐头把交椅。
英特尔芯事:我们对CPU市场份额没有兴趣
不过,花了大钱的英特尔实力也并不弱,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专用于深度学习训练和深度学习推理的Nervana AI芯片,2019CES上,还推出了Nervana神经网络处理器(NNP-I)。其在相关技术上的积累也很全面,包括用于AI边缘计算开发的工具套件OpenVINO,可以用于推理芯片,以及16nm Myriad X VPU这样的视觉处理器,Stratix 10 FPGA云端芯片等等。
目前看来,英特尔已经在多条硅赛道,以及5G、云、边缘计算等领域布局,但快速变化迭代之中,却无法一局定胜负。
最为直接的原因是,曾经“独孤求败”的英特尔,如今却面临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以及华为、寒武纪等中国厂商的挑战,他们都在不断将新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并且各有千秋。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还有超过40家创业公司进入AI芯片领域。
强大竞争者的你争我夺,Nervana是否前功尽弃,这些都让英特尔在AI硬件格局中的未来更加不明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上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如鱼得水。因为竞争者并没有要将市场拱手相让的高风亮节。前不久,英伟达就跟英特尔的老东家微软达成了一项协议,在Azure上部署一个云上最大的GPU加速超级计算机。AMD Epyc处理器也有了亚马逊、微软Azure等新客户。
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可能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有竞争力。
转型逻辑
英特尔公司最为人所知的是个人电脑处理器。但是从2016年开始,这家公司为自己选定了一条新的赛道,打算成为一家数据公司。
2013年,人工智能的兴起使AI芯片成为了全球芯片产业里的“网红”,AI芯片创业公司频出,谷歌、亚马逊、百度、阿里、华为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或云计算公司纷纷自研AI芯片,至今方兴未艾。
这意味着,未来智能世界对算力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通用计算芯片虽然仍将是数据中心里的主流芯片,但大型数据中心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经过定制的算力,去处理更庞大的数据和执行更复杂的算法。
不仅于此,5G、物联网多项技术的叠加带来的不仅是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也让数据计算和存储变得无处不在。
英特尔的这一轮转型是基于对趋势的判断。所谓数据公司,对于英特尔来说有两层含义。其一,这并非说英特尔要造数据,更不是意味着放弃芯片设计制造,而是英特尔认为未来世界是基于数据的,计算将无处不在且类型多样,英特尔要去满足这种需求。其二,英特尔不仅仅满足芯片制造本身,需要渗透产业链的更多环节,才能让行业用户更好地去计算、存储、传输、利用数据。
此时回顾英特尔公司的第一次转型颇有意义。创建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也是“硅谷”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英特尔的两位创始人,一位是发明了集成电路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另一位是提出“摩尔定律”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公司的第三位员工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则是后来主导英特尔第一次转型的核心推手,也是全球企业管理大师之一。
英特尔公司最初的产品是半导体存储器芯片。1969年,英特尔推出自己的第一批产品——3101存储器芯片,随后又推出1101和1103,这种价廉物美的产品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它的诞生正式宣告了磁芯存储器的灭亡。1971年,英特尔公司股票上市。
由于英特尔在存储芯片上的不断创新,使得全球计算机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演进,当时,英特尔在这个领域眸睨天下,市占率近乎100%。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突然崛起,以超大的投入和惊人的高效,迅速吞噬英特尔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
时任英特尔CEO的格罗夫以“偏执狂”著称,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没完没了的争吵之后,他做出了转移战线的决策。这是英特尔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转型,在当时,这相当于放弃了一片森林,重建另一片森林,无论内外,这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格罗夫当时判定,电脑市场很可能会迅速发展起来,但只要英特尔仍然与其他芯片制造商分享自己的设计,就只能作为一个命运不定的配件供应商,受制于比它大60倍的IBM。英特尔必须使自己成为微处理器的唯一货源,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但保守派认为,英特尔可以在这片已经成势的森林里进一步做深护城河,尝试打败新进入者,毕竟存储芯片的整体市场并没有下滑,相对于转换赛道,这个选择更安全。
格罗夫最终坚持重建一片森林。1985年秋天开始,英特尔全力投入到微处理器的开发和研制中,一年后推出当时具备跨时代意义的386微处理器,一举激活市场。以此为节点,作为存储器之王的英特尔公司逐步消失,更为强大的微处理器帝国根据地逐步稳固。
到了1992年,英特尔的销售额达58亿美元,利润首次突破1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英特尔和微软取代了IBM,逐渐成为整个计算机产业的领导者。
前后对比来看,两次转型的外部环境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转型英特尔的既有赛道并没有萎缩,只是进入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一次转型,英特尔的赛道大为拓宽,需要抓住新机会。
相同的是,英特尔两次转型的目的,都是为了抓住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上一轮转型帮助英特尔创造了PC新时代;这一轮转型如果成功,英特尔将不只站在数字化市场的幕后,而是成为主角。Navin Shenoy说,英特尔发展历史上最大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英特尔想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