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办的2020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的工业生产活动可以说已经基本恢复。闻库还表示,上半年我国生产的集成电路有1000多亿块,与去年同比增长16.4%,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为了推动芯片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特别是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这里特别说的是市场化的原则,持续优化产业环境,推动协同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加快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集成电路领域相关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大人才引入力度。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引导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创新,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推动开放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始终抱着一个开放合作的心态,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的产业体系。
四是完善产业政策环境,特别是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进行自由流动,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按照时间划分可划作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78年,初创期;
第二阶段,1979-1989年,探索发展期;
第三阶段,1990-1999年,重点建设期;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期。
如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上具备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的实力。但在高端芯片发展不足,严重依赖进口,还无法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为了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国家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国家颁布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惠、更加正对性的扶持政策。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6月全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11.0亿块,同比增长11.1%;2020年上半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为1146.8亿块,同比增长16.4%。尽管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总体来看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如何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进口集成电路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石油,石油依赖进口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然而集成电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想扭转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比不上国外的局面,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一、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据悉,我国芯片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万人,短缺率超过七成;每年3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领域就业,无法充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各大厂商加速产业投资和生产布局,对技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因此,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将是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从高校入手,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工程科技人才;然后是广泛招揽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形成聚集效应;最后是依托于政府支持进行一流人才团队和基金建设,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一流领军人才团队。
二、提高本土化,打通产业链协同创新
要进一步打造以本土化创新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链安全水平,形成门类齐全、产能优异、全链安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格局。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融合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融合,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平台,激发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推动关键企业主导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家、科学家联合研发、共同转化的合作机制,探索大型企业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资源开放、能力共享的协同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