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成立点燃了国产半导体的新希望,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有17家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登录科创板,总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元,占科创板市值比例约为30%,在市值前10名的公司中,半导体企业就有4家,分别是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沪硅产业,其中中微公司和澜起科技市值已经过千亿。
研发——企业的核心动力
虽然整体欣欣向荣,但是具体落到企业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从营收增长情况来看,有4家企业营收是同比下降的,其中晶晨股份营收同降0.48%,澜起科技营收同降1.13%,华润微营收同降8.42%,神工股份营收更是同降33.25%。
在净利润增长方面,有6家企业净利润是同比下滑的,其中芯原微同降3.94%、华润微同比下降6.68%,华兴源创同降27.47,神工股份同降27.8%,晶晨股份同降44.06%,降幅最大的沪硅产业,同比下降902.4%。
由于半导体领域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技术迭代速度,半导体企业要想在行业内一直保持竞争力,必须大笔投入研发资金,所以势必影响企业净利润。笔者统计了科创板17家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从统计来看,有8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高于15%,其中研发投入占比高于18%的有中微公司,安集科技,晶晨股份三家,17家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为12.39%
研发投入的力度是衡量一个半导体企业竞争力的标准之一,较高而持续的研发投入势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是加大研发力度又是半导体企业的必修课,这里就不得不说另一家半导体企业——芯海科技。
企业创始人的个性决定了企业的调性,芯海科技的创始人卢国建长期以来都从事模拟电路的研发设计工作,所以芯海科技是一家有着浓厚工程师文化的半导体企业,这一点从他们的财报就可以看出。
根据芯海科技的招股书显示,其在2017年至2020年1-3月,芯海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4019.66万元、4115.69万元、5108.61万元、1292.0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52%、18.77%、19.77%,这成绩放在科创板企业之中,仅次于中微公司和安集科技,与晶晨半导体不相上下,远高于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的平均水平。
芯海科技
芯海科技是依靠ADC起家,早在2007年,芯海科技就推出了24位高精度ADC芯片CS1242,有效位数为21位,性能指标达到TI公司的ADS1240同等水平,实现了国内中高端衡器国产芯片从无到有的替代过程。2011年,芯海科技推出24位低速高精度ADC芯片CS1232,有效位数达到23.5位,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芯海科技对标的美国公司是TI和ADI,虽然双方在市场占比差距很大,但是芯海科技在研发投入上丝毫不弱于TI,根据TI的2019年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为15.44亿美元,研发占比为10.73%,芯海的研发投入比另一家企业ADI也高一筹,欧洲的英飞凌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也不到10%。
国产芯——研发要做加法
近期芯海正在谋划登录科创板,根据芯海的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芯海的净利润分别为1635.85万元、2809.14万元、4280.23万元,净利润增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芯海科技的研发占比一直保持在20%左右,高于大多数企业只有10%的研发投入。
过去三年芯海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019.66万元、4115.69万元、5108.61万元,芯海科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2019年的净利润同增了52%,但是研发投入依然高于净利所得,去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5108万,比净利润还高828万元。这种对研发投入有着如此偏执的企业,汇顶科技也算一个,今年一季度汇顶冒着净利润减半的风险,将研发投入又翻了一倍,不管是芯海科技还是汇顶科技,对于一个半导体企业,这样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科创板的意义
科创板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炒股圈钱则完全没有必要多一个科创板。毕竟科创板对于亏损的企业也能够接受。科创板的目的是发展核心科技实现独立自主,避免10年以后再出现华为与中兴的事件,所以要扶持一批有核心技术与竞争力的企业。
中芯国际能够一路绿灯,频繁打破科创板上市流程记录,从向上交所提交申报并获得受理,到证监会批准注册,整个过程只用了29天,究其原因是中国需要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中芯国际之于国产半导体,就如同高通之于美国,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所以外界不在乎中芯国际去年营收与毛利出现了双下降。沪硅产业登录科创板首日大涨180%,没人关心它在2019年亏损8991万,因为它是中国半导体硅片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科创板的半导体企业都押注的是国产芯的未来。
芯海科技不仅啃下ADC这块硬骨头,还在高精度ADC芯片的基础上,进而研发低漂移放大器、基准源等产品,从而掌握了全信号链芯片设计技术。所谓的信号链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接口,包括模数转换、放大、转换、调理,到控制的整个处理流程。
一个完整的信号链工作离不开MCU,只有集成信号链和MCU的SOC产品才能从测量,到运算,再到控制,实现一个完整的信号链闭环。此外,对通用信号链MCU来说,芯海希望也能为客户打造一个创新的平台,产品的规格可能不是那么极致,但是会预留空间给合作伙伴做创新。信号链也能够快速给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创造一个集成度高性价比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信号链属于模拟电路,MCU属于数字电路,是技术跨度较大的两个领域,国内企业普遍专注在信号链或MCU领域,而芯海科技、TI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掌握信号链和MCU技术的芯片企业。
信号链MCU的前景
随着5G的到来与物联网的发展信号链MCU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精确地感知带来更精确的控制,信号链MCU的触角不仅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极大的作用,在工业测量与控制、通信,尤其是智能家居方面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芯海科技的信号链产品被用于格力空调伴侣,COLMO中央空调,小米Air 2SE TWS耳机,魅族防飞溅电动牙刷等。
尤其是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智能家居等物联网产业的大发展对信号链MCU有着明显的带动性。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智慧家庭产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1年将达到4369亿元。
在消费端的智能家居市场,小米华为是两家明星企业,也是两大龙头,华为在去年就发布了AIoT生态战略,将从入口、链接、生态三个层面去构建智能家居全场景产品生态,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在创业之时就意识到人工智能的趋势,并明确指出下一个超级风口就在5G通信带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所以早早就在智能家居布局。而芯海科技作为信号链MCU产业链重要一环,打入这些企业的供应链也顺理成章,目前小米手机的压力触控,TWS耳机充电仓,小米的体重秤,体脂秤都采用的是芯海的芯片及方案,OPPO、VIVO等企业也有合作。
最后,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汇顶科技,联发科,紫光等企业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力,芯海的信号链有着天然优势,所以自然也能吃到这一波红利,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芯海无疑是一家低调务实注重技术的企业,虽然距离TI的脚步还很远,但是一直在努力,就像中芯国际一样,距离台积电也很远,但是从未想着躺下来赚钱,只有这种务实的企业越来越多,国产半导体总有起来的一天,科创板就是这些企业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