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庆祝特区成立40周年所取得的丰富发展成就。
截图自新华网
深圳的发展诚然离不开放的大前提,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相关因素则是——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背景。
深圳连续两年GDP超过香港
2018年,深圳地区GDP首超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实现GDP 28453.1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4000.98亿元,深圳公布的官方数据则显示,2018年深圳GDP为24221.98亿元。由此,深圳年度GDP首次超越了香港。
2019年,深圳的GDP为26927.09亿元,而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预估数据,香港当年年度GDP同比实质下跌1.2%,一个正增长,一个负增长,显然深圳GDP实质上连续两年超越香港。
这种超越是很有标志性意义的。
要知道深圳特区的建立,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紧临香港的区位优势。一条深圳河之隔,香港活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给隔壁的深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发展推动力。
初期是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加上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再慢慢孕育大量的知识/科技密集型产业。深圳在快速发展近40年后,终于在年度GDP数据上超越了「老师」香港,简要来看,突出的一方面在于深圳早期的工业发展和后期的科技产业大发展(香港则转型为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为支柱的模式)。
科技产业大发展,特别是后期这些年的数字经济大发展,为深圳经济夯实的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供着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凭借着优异的现实表现和可预见的未来表现,深圳也持续赢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试点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试点实施方案》以文件形式在纸面上落实了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提出的支持深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表态,进一步支持深圳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