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整体出售?没有谁能吃下这么大的体量

财经无忌
关注

中国手机厂商步步崛起

与TCL收购阿尔卡特,明基收购西门子不同,2011年开始的第二波收购潮,直接导致了巨头的陨落。

手机市场的大规模并购拉开帷幕。最先登场的,是传统巨头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2011年8月15日,谷歌(Google)宣布将以每股40美元、总额约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2年2月13日,美国司法部及欧盟正式无条件批准通过此次交易,5月19日,中国大陆商务部宣布附条件批准交易,条件包括要求安卓平台在五年内保持免费和开放等。5月22日,谷歌宣布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通过该笔收购,谷歌获得了硬件制造能力,1.7万个授权专利以及7000个正着审核的申请专利。

与其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为了补齐硬件制造能力,倒不如说是为了补齐专利短板。此时的Android,面对来自于苹果(Apple)、甲骨文(Oracle)等软件巨头的专利诉讼,为了规避来自于这些企业的专利战,谷歌选择了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进行阻截,谷歌是成功了,也是在收购摩托罗拉的同一年,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佐证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为了专利的一个事实是,因为接下来,谷歌对收购过来的摩托罗拉移动进行了肢解和处理,其中当年的12月20日,谷歌将摩托罗拉移动的机顶盒业务Motorola Home出售给有线电视设备制造商Arris,总代价23.5亿美元,Arris除了支付20.5亿美元的现金给谷歌外,还新发行价值3亿美元股票给谷歌,谷歌借此Arris获得15.7%股权。

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宣布,联想将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并于10月30日正式完成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获得摩托罗拉品牌、智能手机产品及摩托罗拉的未来产品规划,已经摩托罗拉移动2000件没什么价值意义的专利,仅此而已。说得更直白一点,联想29亿买来的就是个摩托罗拉的壳。

有意思的是,2017年9月20日,谷歌宣布与HTC达成了合作协议,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HTC原Pixel手机部门(ODM部门),重回手机设备制造与设计业务,不知道被联想收购后的摩托罗拉移动怎么想。

相比于摩托罗拉的命运,索尼(Sony)与爱立信(Ericsson)的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索爱)的结局也不见得好。2011年10月27日,索尼宣布以以14.7亿美元现金收购爱立信所持50%的索尼爱立信的股票,使索尼爱立信成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

此时的索尼爱立信,在披露的2010财年中,销售额为88.15亿美元,净利润为1.26亿美元。拥有员工7500人。在2011财年第三季度中,占据11%的Android手机市场份额,以当年Android手机市场占有率月50%来看,索爱的市场占有率,在5%左右。

合并后的索尼爱立信,逐步将爱立信的印记从品牌中抹去,以此为标志,爱立信彻底退出消费者业务的终端市场,成为专业的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

然而合并并没有挽救住索尼爱立信下滑的势头,2011年的手机市场,诺基亚还是第一的手机巨头,全年销售高达4.22亿部,市场占有率依旧高达20%。

三星和苹果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全年销量达到3.14亿部和8926.32万部,市场份额分别为17.7%和5%,华为,还在全球第八的位置上。

之后,索尼手机在中国市场,基本上就消失了,此时距离中国手机品牌商的崛起,已经很近了。

索尼在中国的溃败,是日系手机厂商的缩影。从索尼的溃败,夏普的二进宫到再次溃败,松下的寂寂无名,京瓷的郁郁寡欢,都意味着日系手机,中看不中用的窘境。

与此同时,更大的一场收购,也在进行中,此时距离索尼并购索尼爱立信,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

2013年9月2日,微软(Microsoft)发布公告,宣布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设备与服务部门,21.8亿美元购买诺基亚的专利许可组合。

2014年4月25日,诺基亚除位于印度和韩国的两家工厂排除外,微软收购诺基亚交易于今日正式完成。三个月后,被收购的诺基亚,迎来了第一波动荡:裁员。

微软宣布,年内将最多裁员达到1.8万人,其中有约1.25万人涉及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占到裁员人数的70%,这是微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裁员后的诺基亚,开始分崩离析。

7月,微软宣布停止生产诺基亚Asha、诺基亚N-Series 40及诺基亚X等系列功能手机。

一年后,微软对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相关资产进行高达7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从侧面证实了这一起收购案的失败。

2016年05月18日,微软以3.5亿美元价格将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出售给芬兰HMD公司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微软完成了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最大剥离。

微软对诺基亚的收购,试图扩大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手机业务利润,借力智能手机的发展,抓住一次巨大机遇,但事与愿违,之后采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不到0.1%,微软的手机梦,全线溃败。

或成最大规模的交易

现在我们来看看,极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大规模交易的荣耀手机业务交易案。

在说荣耀可能出售的传言之前,我们看看华为发展史上出现的几次出售或出售未遂的事件。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一度使华为陷入绝境,最终为了过冬,华为将圣安电气(华为电气)在2001年10月31日作价7.5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的艾默生电气,华为得到了过冬的粮草,度过了这一波的互联网泡沫。

2003年1月23日,在春节前几天,华为被思科在美国发起“世纪诉讼”,这场持续数年的诉讼,一度让华为非常的被动。华为启动了两件事情,一是和3com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二是启动与摩托罗拉的收购交易案。

2003年12月,华为与摩托罗拉几乎达成协议,摩托罗拉以75亿美元整体收购华为,这一收购后来流产,流产的原因,是摩托罗拉新上任的CEO否决了。

为抗衡思科起诉成立的华三,华为选择在专利战之后的2006年11月29日,华为以8.82亿美元的价格将华三的股份卖给了3com。

2008年,爆出华为将手机业务部门整体出售的消息。全球主要私人证券公司完成收购华为科技移动设备部门的第一轮竞价,华为移动设备部门的价值预计是30亿美元,最终这一交易被华为内部否决。

今年3月9日,华为将成立于2008年的海底光缆合资公司华为海洋的51%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交易方式出售给亨通光电,本次交易价格为10.04亿元。其中,亨通光电向华为投资非公开发行4764.13万股,持股比例为2.44%,另向华为支付现金3.01亿元。

从现在看来,华为经历了一次整体出售,被收购方否决,一次部门出售,被内部否决。三次成功出售,获利颇丰。而且华为出售的资产,从后续发展来看,都是行业内非常优质的资产包,对于潜在的买家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但是,落实到成立于2013年、独立运营于2015年、注册运营主体于2020年的手机业务部门荣耀,势必会引起资本市场的追逐,那么,这一传闻有其实际意义么?

首先,谁能吃下荣耀这么大的体量?

截止到2020年8月,知乎数据大佬@安乎都护府长史公布的数据显示,荣耀市场累计占有率13.9%,如果荣耀单独列出来,排在华为、OPPO及vivo之后,位列第四,占有率超过小米+红米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苹果的市场占有率。

荣耀整体出售?这绝对是一个馊臭的主意

截止到发稿日,小米在港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为5369亿港元,那么,荣耀的估值,会不会在这个金额上下呢?如果是,谁有这么大能力,吃下这个体量呢?

曝光可能的收购名单中,格力、TCL及联想,可以说是手机行业真正的“失意者联盟”。比亚迪则是全产业链玩家,而且也是华为的主要代工厂之一,比亚迪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神州数码,除了披着联想渠道的外衣,实在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他能做什么?

简单点说,就是这份名单,基本上没有能收购荣耀与之匹配的实力,没有实力,还谈什么收购?

其次,荣耀的实质,还是是华为的子品牌,连子公司都还谈不上。

荣耀是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供应链及渠道体系的,甚至于连手机软件、云服务、帐号体系等,全部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华为的。

尤其是研发和供应链,这两个几乎就是照搬华为的。荣耀和华为的产品,经常会出现“套娃机”的说法,就是这个原因。本质上来说,同一套研发体系、同一个供应链体系,设计出来的产品,一致性非常高这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套娃机”是不能用ODM机型来做对比和衡量的,ODM机型是公版机型,套娃机至少在供应链体系和研发体系上可以算是独立的。

软件方面,magic UI的本质就是EMUI,云服务是华为的,账号体系的华为的,也许有人会说,剥离出来就好了,那剥离之后,荣耀的软件层面,以及最重要的账户体系及云服务方面,怎么处理呢?继续用华为还是自建?如果自建,那几乎就是死。

剥离了研发支持、供应链支持、软件及云服务支持的荣耀,还剩下什么?对于并购方,离开了华为体系的荣耀,价值在哪里,对于出资人来说,实际意义在哪里?

第三,现阶段传出荣耀被卖的原因,更多的是华为的芯片制造困局。在P40系列中,美系物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颗,其他的都是自研或者非美系供应商在供应,而自研芯片,一直是华为及荣耀的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在这一困局之下,这两个品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不存在剥离之后会得到差异化对待,除非并购方有美系资本参与,但是现在有实力接盘荣耀的美系公司,估计也不愿意冒险。

困于芯片制造,那外购是否可行?从实际操作来看,手机芯片的采购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在手机之外的8+N,还大有可为的空间,如果不困宥于手机,发力8+N,荣耀出售未必比自主发展好。

第四,荣耀出生的目的,是主打互联网品牌及性价比市场,从而使华为腾出手来主攻高端市场。

从这一方面来看,荣耀本质上就是华为主品牌分出来,作为华为中低价段位的“守门员”角色。也许有人说,华为现在的产品结构,也是全部覆盖中低端的,从Mate系列/P系列的高端、Nova系列以及畅享系列。中低价位市场完全由能力覆盖荣耀的产品线,实际上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是不对的,Mate系列/P系列一个主打商务高端,一个主打影音时尚高端,Nova更多的倾向是线下女性市场,畅享系列最多的是运营商市场,这样看来,荣耀在华为体系中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荣耀的覆盖程度,完美的填补了华为品牌的全价位空隙。

由此看来,荣耀的出售,从并购方、软硬件体系及产品线体系来说,基本上不可能的。

而且手机行业的并购行为,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华为不会不清楚这个现实,更不可能轻易有哪些网上所说的“壮士断腕”的求生之举,其实断了之后荣耀必死,华为主品牌也未必好过,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有出售这样的馊主意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