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背后:国产芯成长空间之大

镁客maker网
关注

与华为缺芯不同,汽车界此次缺芯,主要源于车企对疫情下需求恢复的错误判断。

有关专家预计,得益于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中国的新车销量将达到8%,是唯一一个能在2021年回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主要汽车市场。

然而,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全球汽车“缺芯”的大背景面前,这个预计的后面似乎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缺芯”下的车企:弃车保帅

“缺芯”问题初现端倪是在去年12月份,彼时市面上传言“大众即将停产”,而大众也出面回应,承认芯片供应确实受到了影响。

据镁客网调查,大众国内某厂员工表示,他们前段时间确实“休假在家”,但如今已经重新上班。难道是“缺芯”问题解决了?并不是。

与华为“缺芯”不同,汽车界的“缺芯”并非哪一方实施了技术禁令,主要原因是车企对于疫情下市场订单需求的误判,以及原材料供应小波动等因素,一时之间产能衔接不上。

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

面对“缺芯”,仅今年1月份,包括福特、大众、奥迪、通用、丰田、日产、本田等大众熟知的汽车品牌,均在积极调整全球范围内的工厂生产节奏:

大众今年一季度在欧洲、北美和中国工厂将减产10万辆;

福特从1月18日-2月19日暂时关闭德国萨尔路易的工厂;

丰田削减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工厂部分皮卡的产量;

奥迪超过1万名员工暂停工作;

……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更高的利益,不少车企做出了弃车保帅的决策:戴姆勒将有限的芯片供应有限提供给生产奔驰S级等车型;大众集团确保芯片能优先供应保时捷旗下车型,以及斯柯达新推出的纯电动SUV车型……

若消费者当下走入4S店就会发现,许多车型已经暂停销售,一些车型的交付周期也被拉长。并且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缓解。

芯片供应商上调产品价格,车企压力倍增

雪上加霜的是,本身芯片就不够用了,车企现在还要面临“涨价”问题。

此前,因为考虑到疫情下汽车市场需求的降低,车企基本都下调了订单量,也因此,这些汽车芯片供应商将多出来的产能转移到智能手机、游戏机等其他存在巨大需求的产线和公司。

而面对“嗷嗷待哺”的车企,芯片供应商们也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将产能优先用于汽车芯片生产,但是产品价格要上调。

比如瑞萨电子,将汽车芯片的价格提高了几个百分点;又比如恩智浦,也在要求客户多支付10%-20%的费用;另外,东芝方面也开始就“提高汽车功率半导体等产品价格”展开谈判。

鉴于上游芯片原材料受影响、扩大产能需要等因素,成本的上涨无可厚非,但多家厂商一同上涨,还是给当下的“汽车缺芯”带来更多压力。

然而即便如此,正如日本汽车制造商斯巴鲁的一位高管所言:无论价格多高,确保芯片安全都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缺芯”背后的两股势力

据了解,此次汽车领域所短缺的芯片主要为MCU。在2019年,英飞凌、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这5家企业占据了该市场约50%的份额。

相比之下,虽然包括比亚迪、兆易创新等企业也研发有MCU产品,并实现量产,但是国内汽车芯片市场依旧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自给率不足10%。

多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汽车的最大市场,然而当落实到芯片层面,比如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其中我国汽车需求规模占据30%以上,但是自主品牌车企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仅约4.5%,其中落差之大,令人深思。

当然,从另一面来看,“大落差”也意味着国产芯片的成长空间之大。

可以看到,在此次“缺芯”危机中,除了寻求领头企业扩大产能,比如大众,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也正在与半导体替代供应商进行谈判,这是“国产替代”需要关注和尽可能抓住的机遇。

当然,从短期来看,诸如这类市场已相当成熟的产品的替代难度并不小,但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大环境严峻,以及国内上至政策、下至产业需求的驱动背景下。

与此同时,从此次“缺芯”事件也可看出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于汽车而言,发动机一直都是核心关键。但从近几年的情势来看,燃油车在未来极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而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产品成为当下的“香饽饽”,芯片于汽车的重要性肉眼可见的逐渐提升,逼近发动机。

以当下汽车界正着重推举的智能电动汽车为例,有机构预测,至2030年,一辆智能电动汽车的电子元器件成本将会占到整车成本的50%。作为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很大不同的生物,其中对芯片的具体需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关键的各类传感器、中央处理芯片等等。

就这方面来看,目前包括英伟达、高通、华为、英特尔等大厂,以及地平线、黑芝麻等创企都在发力,即便是传统车企,也正通过投资、收购等行为进行布局。

相较于一些传统汽车芯片,这些新兴市场格局未定,于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极有可能抓住的机会。

作者:韩璐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