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市值跌近1/2,AI芯片第一股被高估了吗?

节点财经
关注

/ 03 /

看业务:

终端曾是营收主力

云端未来空间被看好

寒武纪生产的智能芯片以及加速卡主要应用于终端、云端和边缘计算和智能计算机集群等几大领域。

在这几大市场,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手机、无人机以及其他智能硬件等,场景门槛较低,竞争者众。不过,随着华为等国内云厂商逐步步入自研AI芯片之路,各大芯片厂商、通信设备厂商等开始瞄准物联网市场,寒武纪终端芯片的收入规模正逐年减少。

而在应用于数据中心的云端市场,寒武纪也面临着无数巨头的激烈竞争。目前,在全球云端AI市场,英伟达是绝对的领导者,即使是谷歌、阿里巴巴等期望通过自研芯片替换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器),也面临很多挑战。对于新玩家的寒武纪来说,想要从巨头嘴里抢食并不容易。

不过,中兴事件和中美关系趋紧后,芯片的国产替代成了市场关注的重点,这一定程度上为寒武纪等国内玩家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作为数据驱动的产业,AI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极为重要。对于政府机构等来说,在美国的芯片垄断之外,中国本土供应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国内AI芯片的市场主要源于国产化的需求。

此前,某家国内AI芯片创业公司主管曾在采访中透露,中兴事件后,政府市场对于国产芯片的需求正在提升,对性能容忍度也有所提高,“哪怕只有英伟达性能的一半都可以试用”。从运算峰值能力上比,寒武纪产品仅为英伟达最新A100和华为昇腾910的20%和25%,不过这并没有阻碍此前资本市场对寒武纪的看好。

作为国产芯片供应商,市场对寒武纪的乐观主要基于国产替代的预期,并认为其更大的空间在云端芯片。毕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云端需要更多 AI 服务器和智能芯片。5G 快速推进,物联网设备也将越来越多,或将带来更多终端智能芯片和边缘智能芯片的需求。

而在边缘端市场,由于应用场景不足,这一市场尚待开发状态,寒武纪的边缘芯片业务目前也还未实现大规模化出货。

/ 04 /

看客户和渠道:

腹背受敌,夹缝求生

不管是此前超九成终端收入来自华为,还是后来八成云端芯片业务依赖中科曙光,寒武纪一直都存在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

2019年之前,寒武纪的收入主要来自终端业务,公司身上贴着明显的“华为供应商”标签,即将终端处理器IP(知识产权)用在华为手机中。彼时,公司超过九成收入来自华为。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的销售金额为 771 万元、11426 万元和 6366 万元,分别占其终端收入的100%、97.94%和 92.56%。

数据来源:寒武纪招股书

不过,随着2019年华为转向自研,寒武纪不仅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户,还要面对华为海思的直接竞争,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华为走后,寒武纪终端芯片市场大幅萎缩,这成了公司被市场看跌的重要原因。某私募投资人甚至评论称,华为证明了寒武纪可以被替代。

寒武纪自身也曾坦言:华为海思未来与寒武纪在终端、云端、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均存在直接竞争。华为选择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使得寒武纪IP授权业务收入下滑较大。财报显示,2019 年华为海思选择自研终端智能芯片后,寒武纪终端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98%下滑至2019年的15.49%。

为此,2019年寒武纪开始加大力度拓展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等新业务。

不过,在云端市场,寒武纪同样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问题。2019年其近八成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收入来自关联方中科曙光。寒武纪公告称,如果中科曙光未来没有持续大量采购公司的云端芯片,且未能及时拓展其他客户,业务将难以持续。

而在智能计算机集群方面,寒武纪目前主要倚赖于政府机构方面的订单。在其2019年4.4亿元的营收中,三分之二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营收来自广东珠海、陕西两地的政府项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