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云端和边缘端的拉动下,AI芯片显然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到2025年,全球仅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726亿美元,每年的增速超过40%。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百度计划成立独立AI芯片企业
今年2月9日,据CNBC报道,百度正在为成立一个独立的AI芯片企业筹集资金。百度正式加入芯片这场硬仗。
在以前,芯片市场主要考虑的是硬件产能,所以英特尔、英伟达、AMD这样的厂商可以通过掌握硬件标准,确保自身的行业话语权。
近些年来,虽然硬件产能的需求依然有增无减,但是自动驾驶、机器学习等新领域的发展,导致算力需求也产生了爆发性增长。
以无人驾驶领域为例,市场上常见的商业化车型L2到L3级别无人驾驶为主,算力集中在50 TOPS以内。
要实现L4需要的计算力超过100 TOPS,而L5需要则要超过1000 TOPS。
互联网企业要满足这种规模的算力需求,就必然要进军芯片生产。
百度芯片750亿的认知差
随着百度云、自动驾驶、小度音箱、AI芯片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成长,百度的股价从2020年10月开始逐渐回温,到了年底几乎到了飙升的冲刺状态,并在不久前成功突破1000亿美元的市值关口。
随着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高,国内每年销售的2200万辆汽车中,预计到2030年,假设将有10%左右配备Apollo,则产生的商业化收入将达到11亿美元左右;
假设全球化收入将是中国区的3倍,则Apollo的整体收入预计在30亿美元左右。
Apollo的内核是类SaaS的,2030年智能汽车整体渗透率只有10%-20%,仍处在加速爆发期。
因此可以按照SaaS公司的PS方法给予估值,中性给予25倍PS,则被自主研发的芯片赋能的Apollo,未来将可能价值750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百度。
入局芯片的底层逻辑
从2015年前后开始,全球的互联网巨头开始跨界进入由英特尔、英伟达等把持的芯片高地,背后的底层逻辑包括:
①互联网公司撞上算力墙,传统芯片企业难以突破;
②芯片行业分工导致芯片设计的进入难度实际快速下降;
③AI时代到来,计算芯片的格局出现松动,巨头想把核心部件控制在自己手中。
All in AI的百度,同时面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和算力扩散的问题,所以百度推出的昆仑系列,对应解决高算力需求,鸿鹄芯片对应的扩算的算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