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消息,企查查显示,百度旗下昆仑芯片业务于近期成立独立新公司――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芯片首席架构师欧阳剑出任昆仑芯片公司CEO。
(源自企查查)
从股东构成来看,百度(中国)有限公司持股76.17%,为第一大股东;北京昆仑传奇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5.91%,位列第二大股东;而天津九章昆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8家公司,持股比例均未超5%。
(源自企查查)
据悉,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完成独立融资,领投方CPE源峰,投资方包括IDG、君联、元禾璞华等,估值约130亿人民币。
二代“昆仑”成功流片,基于7nm工艺
作为国产AI芯片赛道上的重要玩家,2018年7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首次公布了百度自研的“昆仑”AI芯片,这也是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分为训练型“昆仑818-300”、推理型“昆仑818-100”两款。这是百度第一代自主研发AI芯片“昆仑”,于2019年下半年流片成功,2020年开始量产,目前已经规模化部署超过2万片。昆仑芯片专为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的云端和边缘端计算而设计,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规模语音识别、大规模推荐等场景。
据了解,第二代昆仑芯片已经流片成功,基于7nm工艺,将于2021年下半年量产,AI性能比第一代昆仑芯片提升3倍以上。除昆仑芯片外,百度还研发了鸿鹄语音芯片,其是专门为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物联等场景设计的超低功耗远场语音交互芯片。
BAT三巨头中,百度是最早进军研发芯片的企业。百度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其生态优势也是大多数企业难以企及的。选择进军AI芯片,也是因为百度本身在AI领域的实力早已得到业界的认可。比如此前公布的“百度大脑”,可以模拟人脑,综合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通过其大规模的神经网络,借助十多年来积累的搜索数据,向人们展示其深度学习、 语音技术、视觉技术等核心AI技术。
对于本次成立独立的芯片公司一事,欧阳剑表示,目前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手机乃至PC等领域对智能计算的需求很大,因此,百度决定成立新公司,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在智能计算和半导体领域打造出领军企业。的确,为了让某个业务发展得更好,成立一个独立的新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发展空间。
不难发现,近两年互联网公司自主造芯已成为潮流,相比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BAT这类互联网公司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研发资金的问题,芯片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而互联网业务完全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资金支持,这一点就比不少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强上不少。
其次,互联网大厂在软件和算法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工程师较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次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从而提升自己的视野,唯一的缺点是硬件实力不足,但如今从投资、收购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也完全能够解决硬件方面的问题。
第三,互联网企业研发芯片多为专用芯片,且不会像三星、高通的通用芯片一样用于大规模外销,对于自身构建产业生态而言,自研芯片能够满足自身需求,节省大笔资金,在安全性等问题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前,中国高端芯片一直依赖进口,掌握核心技术成为共识。中兴、华为事件更是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互联网企业选择进军芯片领域,对于国内未来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必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