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雄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水平高、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环境好的集聚地之一。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扎实

从1958年起,上海元件五厂、上海电子管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等先后成立,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从无到有起步发展。

1958年到1988年,上海包括全国其他地区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各种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工业生产初步形成。

1988-1995年,上海先后成立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上海松下等中外合资企业,但依然没能挽回集成电路产业亏损的颓势。

1997年上海华虹微电子有限公司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合资成立“909工程”的项目主体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建立起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生产线。

2000年之后随着国际芯片产业布局的调整,芯片制造厂商开始向国内转移,背靠长三角腹地的上海及周边成为首选。

2000年4月,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到2003年上半年,上海已拥有芯片代工企业11家,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18条,其中10条为8英寸生产线,占全国70%以上。这也促成了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微电子等企业的设立与投产。

2002年2月成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英伟达等知名企业落地。

2007年12月,中芯国际的12英寸生产线建成投产,上海进入12英寸生产线建设时代。

2010年1月,“909工程”升级项目的建设运营主体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开工建设了中国大陆第一条完全由国资控股的12英寸生产线。

2016年10月,中芯国际新建12英寸项目启动,12月总投资387亿元的华力集成12英寸项目正式开工。

2018年8月,中芯国际宣布14纳米工艺开始导入客户。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市场数据总览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及其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对最为完整,也是产业结构最均衡的城市。

根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71.33亿元,同比增长21.37%。

2021年第一季度,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更是高达437亿元 同比增长16.93%。

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成为进口类最大商品,达到2972.1亿元,增长13.2%,占据全国八分之一左右份额。

根据半导体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847.7亿元,同比增长38%。

到2025年,浦东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销售规模将达40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科创板上市数量实现倍增。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全年规模预计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20.5%;制造行业全年规模预计达2547亿元,同比增长18.5%;封测行业全年规模预计达2529亿元,同比增长7.6%。

AI芯天下丨产业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地位

国际企业在沪设立分公司

设计业的高通、博通、AMD、Nvidia、联发科;

EDA提供商Cadence和Synopsys;

装备巨头AMAT、LAMresearch、ASML、TEL、KT;

晶圆代工台积电、联电,存储器制造商海力士;

封测龙头日月光、安靠等都在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或者分公司,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海在孵化了国内头部本土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吸引国内其他优秀行业细分领域企业进入。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芯片研发制造领域的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IC设计领域的上海贝岭、紫光展锐,豪威科技。

截至2020年11月,上海集成电路相关上市企业达到了19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8家。

AI芯天下丨产业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地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