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百度的造芯启示
从招聘岗位来看,腾讯的造芯仍然首选AI芯片,这与百度和阿里的选择类似。
在芯片领域,从搜索起家的百度布局更快一筹。2011年,百度就已经基于FPGA研发AI加速器。在此基础上,2018年7月,百度公司正式发布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其中包含训练芯片昆仑818-300、推理芯片昆仑818-100。
据介绍,“百度昆仑”为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边缘计算而设计,适用于大规模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等领域,正为百度搜索和无人驾驶技术所需要。根据百度方面的消息,百度第一代昆仑芯片已于2020年初量产,目前已经规模化部署超过2万片,第二代昆仑芯片已于2020年9月流片成功,将于2021年下半年量产,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
今年4月,百度在湖北宜昌点军区创建“百度智能云-昆仑芯智能生态中心”,并计划投建由百度昆仑芯片搭建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这也是百度昆仑芯片生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产业化落地。
今年6月,百度还宣布旗下昆仑芯片业务成立独立新公司,名为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昆仑芯已在3月完成独立融资,估值约130亿元。
与百度早早开始积累相关技术研发经验不同,阿里巴巴在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平头哥由阿里巴巴此前收购的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而成,主要任务是从事芯片的自研开发与战略布局。
2019年7月,平头哥发布玄铁910芯片,采用RISC-V架构,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截至目前,玄铁已经有8系列和9系列共15款产品,以IP授权的形式提供给需要的厂商。根据平头哥半导体官方信息,截至2020年,玄铁CPU架构的芯片出货量达到20亿颗,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工业互联网、网络通信、智能家居和生物识别等领域。今年年初,平台哥宣布安卓10系统成功在玄铁910芯片上流畅运行。
2019年9月,阿里巴巴第一颗自研AI推理芯片含光800发布。含光800集成170亿晶体管,性能峰值算力达到820 TOPS,一举刷新当时的全球最高记录,主要应用在云计算、电商智能搜索和电商营销三大领域,契合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和阿里云服务两大关键点。当时,阿里方面表示,含光800已经量产,只服务阿里内部,暂不打算向第三方企业独立销售。
截至2020年7月,阿里云已经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自研的AI芯片含光800在超级数据中心实现了大规模部署。
更多互联网企业也“钟爱”芯片
自美国打压以来,“卡脖子”之痛让芯片领域的热度居高不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芯片领域,也有不少互联网企业跃跃欲试。除了BAT,包括字节跳动、美团在内的企业也在芯片领域迈出探索的步伐。
今年3月,字节跳动在其官网发布了12个芯片相关职位,包括:芯片应用(ARM软硬件优化)、芯片应用(ARM硬件,北京/上海)、芯片CAD工程师、芯片综合/STA工程师、芯片DFT工程师、芯片后端设计工程师、芯片CAD等。这是字节跳动第一次对外界公布组建芯片团队的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字节跳动公司官网中新开放的12个招聘内容推断,字节跳动正在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务器芯片,不过报道称这一计划目前正处于早期阶段。
早在2018年4月,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就曾表示,字节跳动拥有全球数量最大的用户上传视频需要分析理解处理,平台推荐引擎也需要强大的机器学习算力,有非常大量的芯片采购和应用,目前也在芯片相关领域积极寻求突破。由此可见,字节跳动早就有布局芯片之意,如今也是在既定完成当年的“小目标”罢了。
另据相关公开信息来看,字节跳动并非将宝都压在了Arm服务芯片上,在今年1月,字节跳动还投资了一家致力于研发以RISC-V指令集架构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领域专用架构处理器的希姆计算。
据希姆计算官网显示,其自主研发的NeuralScale NPC核心架构是世界领先的、以RISC-V指令集为基础进行扩展、面向神经网络领域的专用计算核心,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能效比(Power Efficiency)和极致的可编程性,能够满足云端多样化的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的需求。
不仅仅是字节跳动在芯片领域颇为积极,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美团近期也通过投资的形式开始布局芯片领域。
近日,上海智砹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B轮融资,美团关联公司酷讯科技、美团产业基金美团龙珠均在投资方名单上出现。而酷讯科技、美团龙珠均为美团旗下或者关联企业。资料显示,上海智砹芯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旗下拥有品牌为爱芯科技。爱芯科技致力于研发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
扎堆背后的焦虑
互联网企业扎堆投入AI芯片领域,既是焦虑的体现,也是其自我发展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云计算的快速增长,让互联网企业的相关业务突飞猛进,其增速已经大幅超过了摩尔定律的速度。根据Canalys的数据,截至2020年Q3,中国头部四家云服务公司为阿里、华为、腾讯、百度。
与此同时,云计算对芯片算力的需求也在一直飞速增长,CPU已经不再是AI计算的最佳载体。此外,众多新的应用和特殊需求的出现,也需要专用的AI芯片来满足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对于AI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互联网企业选择自研芯片,不仅可以降低芯片的采购成本,同时在计算性能和能效上也更符合自身需求,提高产品安全性,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提升产品体验与核心竞争力。
除了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愈发火热的芯片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但是,通用芯片的研发成本高昂,而且目前的发展已经逼近摩尔定律极限,这也导致选择AI芯片成为互联网企业造芯的最稳妥路径之一。
写在最后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芯片领域投融资总额近300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家半导体企业进入A股IPO程序。
芯片领域的火热仍将持续,但与此同时,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阵痛与阻碍。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中国希望从荷兰公司ASML处购买EUV光刻机设备,但再次遭到了美国的阻拦。
这也表明:自主可控仍是业界的共同目标与追求,芯片行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1.《造芯这事儿,腾讯终究没有缺席》,OFweek物联网
2.《腾讯下场造芯!官网百万年薪招揽人才,瞄准AI芯片》,量子位
3.《腾讯回应造芯:基于业务需要进行尝试 不是通用芯片》,券商中国
4.《腾讯造芯片?互联网巨头集体扎堆背后的迫切》,道君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