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紫文
图︱网络
“五到十年,小米要做到全球第一。”七年前,在乌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的豪言壮志脱口而出。时任苹果高级副总裁的布鲁斯·塞维尔当众回应:“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
这样一来一回,全场质疑的目光都聚集到雷军身上,要知道苹果在当时已经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仅成立三年的小米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但海口已经夸下,未来几年里,市场上多少双眼睛都紧紧盯着小米的起落。
前段时间,2021雷军年度演讲、小米秋季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再次立下目标:三年拿下手机市场全球第一。虽然时隔七年,小米尚未实现全球第一的梦想,但这次小米已经有足够的底气来喊出这句话。
据IDC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小米手机销量首次超越苹果,晋升为全球第二。而此前Canalys Research报告也表明,二季度小米海外业务迅速增长,在拉丁美洲、非洲和西欧的出货量分别增长了300%、150%和50%以上,首次位居第二。
图:2021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图源:IDC)
图:2021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图源:Canalys)
雷军表示,小米现阶段取得了全球第二,欧洲第一的成就,但小米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需要冷静地看到差距,继续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永远不要低谷世界级巨头的实力,小米当前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
图源:小米公司公众号
今年是小米成立十一周年,也是小米新十年征程的开端,小米的发展是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截至今年,小米已经连续三年登上《财富》榜世界500强。雷军在演讲中回忆道,小米经历了无数个或艰难或尴尬的时刻,但小米依然坚持最初的梦想,“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软件+硬件+互联网
自2007年,苹果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发展潮流。随后三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爆炸式增加趋势,并逐渐分为三大派别,一类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苹果这样的国际巨头,一类是中华酷联等国产品牌,还有另一类则是山寨机。按照雷军的说法,当时的手机贵得离谱,国产手机又做得一般。在这样的市场局势下,一个疯狂的想法在雷军脑海中成型了。
“做全球做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这样一个目标,在当时或多或少显得有些不靠谱。靠着在互联网的名气,以及其标新立异的商业模式,雷军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势必要将软件、硬件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另辟蹊径,跳过中间环节,直接通过电商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一经公开,便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更多的则是对小米的看衰。
图源:小米
在一片质疑声中,小米发布了其第一代智能手机,定价在1999元,而当时同等配置的手机都要四千左右,小米直接打了对折。发售两个月,小米1的预定量便达到40万部,这也预示着小米商业模式的最初试水大获全胜,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更是引发众多创业者效仿。
小米模式不仅带动了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对于小米来说,做手机并非易事,打通硬件、软件和和互联网更是困难重重。首先攻下的是操作系统,小米从安卓系统入手,利用互联网模式,直接与用户沟通,及时了解用户痛点,持续进行底层优化。MIUI以一种开创性的系统开发模式,迅速建立了口碑和市场。
和软件的如火如荼不同,小米的硬件团队一开始就碰了钉子。雷军表示,小米做手机的过程中,最难搞的是供应链。当时的市场上,山寨机大肆横行,供应商对新品牌有明显抵触情绪,加之对小米模式的不看好,纷纷表示不会与小米合作。互联网手机的模式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刚刚成立的小米只空有一套模式,小米陷入了没有产品、没有销量、找不到供应商的恶性循环。为唯一没有拒绝的代工厂英华达预付研发费用,为了搞定屏幕供应商夏普,冒着核辐射的危险跑去日本大阪,在一遍遍谈判和游说后,小米终于打通了整个供应链体系。
上市即破发,破后才能立
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作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全球第三大规模的科技股,小米IPO可谓万众瞩目。小米香港IPO估值约550亿到700亿美元,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定价在每股17港元,远低于投行机构给出的估值。他希望小米的股盘和产品一样价格厚道。
然而现实给了小米当头一棒。雷军表示,当着众多投资者和媒体的面,小米IPO开盘即破发,场面一度十分难堪。雷军反复告诉同事,也提醒自己,虽然小米已经上市了,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小米一定要让IPO投资者至少赚一倍。这个目标在股市几经浮沉后终于实现,2021年初,小米收盘价34港元,刚好比定价翻一倍。
图源:小米
在IPO前夕,雷军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小米的每一项决定,都在践行其创办的初衷。“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薄利多销的策略,廉价、低端、高性价比等标签让小米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却也让其形象逐渐固化在这些标签中。
高端也要小米模式
从小米1发布,到红米的成功,过度强调性价比的后果,便是让小米的形象囿于低端廉价的牢笼。雷军意识到,小米突破高端,撕掉性价比标签已经迫在眉睫。小米对高端市场觊觎已久,早在2015年便开始有计划地布局。但小米Note并没有完成它的使命,小米短时间内也并没有完成品牌进阶。
小米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在如今激流勇进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情怀无疑会让小米更加难以撕掉以往的标签。作为小米再一次冲击高端的集大成之作,小米10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之后的小米11、小米MIX系列也似乎印证着小米的后发之势。
但小米真的在高端市场站稳了吗?雷军也清楚地知道,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小米,暂时还无法成为伟大的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小米便开始布局其芯片自研之路。2017年,小米发布其自研SoC处理器芯片,虽然未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但小米想要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差异性优势的决心不言而喻。
雷军表示小米不会停止自主研发的道路。小米手机部ISP芯片架构师左坤隆在《强国基石》中也强调,“ISP芯片只是起点,未来小米还是要回到手机SoC的研发当中。”而对于尚未撕掉的标签,雷军显得并不在意,小米的高端之路依然会坚持走小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