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萧田
折叠屏手机领域里,各厂商都在怒刷存在感。
近日,OPPO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相较于此前三星、华为动辄上万的折叠屏手机,此次7699元的起始售价无异于给当下手机行业扔下一枚重磅炸弹。
从声量上看,每次有重磅折叠屏新品亮相,都会引发业内关注。对于此次的OPPO新品,不少业内发烧友就表示,折叠屏手机定价逐步走低说明折叠屏已经走到了大众化的前夜,将开启新一轮换机风潮。
不过,市面上的消费者却表达了不同声音。
从销量上看,整个折叠屏手机年销量还属于“百万级”。以安卓阵营几乎同一时期发布的两款新机为例,截止12月21日,OPPO Find N在京东预售平台上的预约人数只有5.6万,摩托罗拉moto sdge x30(非折叠屏手机)的预约人数却已经超过了23万,两者相差了足足四倍。
一边是高售价、高曝光、低渗透,叫好不叫卖;另一边,众多品牌依然趋之如骛。就在今天,华为也发布一款“翻盖式”的折叠屏新机华为P50 Pocke。业界传言,苹果也要在2023年带着自己的折叠屏iPhone来“凑热闹”。
到底是什么将折叠屏手机推上了行业风口,频频过万的折叠屏手机是“智商税”吗?它能否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流?复盘手机赛道,财经无忌将从行业、技术、前景等角度一一探讨。
安卓厂商的狂欢
“折叠屏”,顾名思义指的是可以折叠的屏幕,因为可以实现360度弯曲,在手机这个品类上基本都是以折叠的形态呈现,故也经常被大家称之为“折叠屏”。
折叠屏手机虽然近期才火,但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日本公司京瓷就曾推出一款名为KSP8000的折叠屏手机,它由两块3.5英寸屏幕组成,双显示屏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单独屏幕使用。这被称为是折叠屏手机的雏形。
2017年,中兴也出过一款采取同样双屏折叠方案的手机AXON M。但由于搭载双屏带来重量和厚度降低了实用性,而且两块屏幕之间的缝隙带来巨大的割裂感,在苹果当年推出生物识别的iPhone X面前完全不经看。
一年后,柔宇发售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除了技术不成熟之外,自身品牌力不足,消费市场也并没有被激活。
直到2019年,三星通过柔性屏技术将一整块屏幕进行折叠,推出了第一台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量产的折叠屏手机,其配有一块4.6寸的外屏,展开后是一块7.3寸的柔性屏幕,近乎iPad mini。这一设计在当时堪称惊艳。
虽然Galaxy Fold的缺陷也很明显:1980美元的定价、较弱的屏幕、鸡肋的外屏、厚重的机身、去不掉的凹痕、应用生态适配弱。但依然获得了不错的销量,据三星移动部门总裁高东真在CES2020活动上透露,Galaxy Fold的销量在40万至50万部之间。
三星折叠屏手机的初战告捷给整个行业打了一个样,此后三星在此基础上进行年更,其他品牌也迅速跟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三星已经发布了八款折叠屏手机,分别是Galaxy Fold(2019年2月20日发布)、心系天下W20(2019年11月)、Galaxy Z Flip(2020年2月12日)、Galaxy Z Fold2 5G(2020年9月1日)、心系天下W21 5G(2020年11月)、Galaxy Z Fold3 5G(2021年9月)、心系天下W21 5G(2021年10月)。
摩托罗拉也发布了两款折叠屏手机,分别是Moto Razr 2019(2019年11月发布)、以及第Motorola RAZR 5G(2020年9月10日)。
华为发布了三款折叠屏手机,分别是华为Mate X(2019年2月24日发布)、华为Mate Xs(2020年2月24日)、华为Mate X2(2020年2月22日)。最新消息是,12月23日华为将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
小米和OPPO还各发布了一款折叠屏手机,分别为2021年3月发布的小米MIX FOLD以及最新的OPPO Find N。
除此此外,折叠屏手机赛道的名单还在不断变长。荣耀此前已经申请了Honor Magic Fold和Honor Magic Flip的折叠屏商标,vivo的折叠屏专利图也已经沸沸扬扬,谷歌的折叠屏手机Pixel Fold也在路上。
与火热的折叠屏赛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销售量却并非喜人。
根据IDC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为194.7万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占比大约为0.15%。换而言之,全球每卖出一千部手机,只有一部是折叠屏,其还是少部分人的玩具。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现有的折叠屏市场,还是不断加入战局的前赴后继者,几乎都是清一色安卓阵营。从短期来看,折叠屏没有盈利的可能,但赛道仍旧日渐拥挤。显然,其背后有着另一套逻辑在做支撑。
为什么是“折叠屏”?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演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屏幕的升级,屏幕的技术创新则被看做是行业的突破点。由于此前智能手机上触摸屏改变了人们与机器的交互方式,越来越大的屏幕已经影响到了手机的便携度。
再加上,在5G的关键节点之下,折叠屏是目前兼顾大屏幕和便捷性最好的智能终端解决方案,代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机会,对于屏幕的探索也将是电子科技产品打破空间局限的一个突破口。
正如汽车行业转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在这新一轮军备竞赛种,谁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这也就造成了,即便短期内不盈利,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布局折叠屏手机。
而从更深层次上看,折叠屏手机也有着安卓厂商主动求变的结果。
一方面,在安卓手机与苹果手机的多年对战中,前期安卓手机一直处于下风。但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改观,比如多摄像头的组合、屏下指纹和摄像头、更高刷新率以及分辨率的屏幕、快充技术等技术都跑在了苹果手机前面。但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之中,这些红利也很难让国产厂商取悦高端市场用户。
在最新统计的2021第三季度和2020年度同季节智能手机行业全球出货量排行当中,国产“出货三雄”分别是小米、Vivo和OPPO,合计占全球手机市场的34%。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定位为中低端和大众消费的手机品牌。而低定价、高性价比的另一面就是利润空间受限。
基于此,折叠屏的出现就成了安卓厂商冲击高端市场、狙击苹果的机会。安卓手机终于不再唯苹果手机马首是瞻,并且力争成为奢侈时尚品。
在折叠屏手机售价上,三星Galaxy Z Fold 3的价格是14999元,华为Mate X2高达18000元,即便是主打亲民路线的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的起步价也打到了9999元。如此高的售价也吸引了其他手机品牌,它们试图通过折叠屏走向品牌高端化,在苹果没有的产品领域实现赶超。
另一方面,自从2007年乔布斯推出第一代iphone以来,手机行业的变化不可谓不大,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摄像头、更强劲的处理器……但客观的说,整个手机行业的技术层面创新已经趋于停止,这些堆砌配置的竞争手段却让当下的智能手机陷入了内卷。诸如水滴屏、钻孔屏、升降摄像头等无一不映衬着手机厂商遭遇到的瓶颈。
从出货量上看,这一点也尤为明显。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出货量近五年最高,达14.72亿部,2020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同比下滑5.9%。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明显下降,已停滞不前。如何才能在“存量市场”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也是未来各大手机厂商激烈竞争的重点。在高手林立的手机圈里,很多手机厂商不甘于人后相继推出折叠屏,其目的也不言而喻——秀肌肉,刷一波存在感,通过折叠屏体现公司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最高能力,帮助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品牌的其他机型销售。
如此看来,无论是为了“开拓新生意”,还是“保生存”,折叠屏的火爆原因都不能以一言以蔽之。对于智能手机巨头们而言,折叠屏手机至少是目前为数不多可以看得见未来的押注方向。
距离“新纪元”还有多远?
作为当下在智能手机屏幕和外观领域最火热的概念,折叠屏虽然能够带来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显示质量、更高的便捷性等诸多优点,但高昂的售价也让消费者将其拒之门外。“贵”是所有折叠屏手机共同特点,这一特性不仅存在于销售层面,也体现在手机厂商的生产层面。
一直以来,折叠屏手机在硬件层面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折痕消灭、以及如何让柔软的屏幕更加耐用,屏幕和转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是折叠手机成本最高的元器件之一,也是折叠手机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有行业数据显示,三星可折叠7.3英寸屏幕的成本大概在180美元左右。而在今年OPPO的发布会上,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就透露,光Find N手机上这条小小的转轴成本就达到了100美元是售价的十分之一。
更为关键的是,在折叠屏这一领域,从2014年推出Galaxy Note Edge曲面屏手机开始,三星凭借着起步早、量产早、产业链和技术实力雄厚,已经牢牢占据了行业领头羊的位置。中国在屏幕技术领域的追赶,与芯片半导体有几分类似,都在关键材料、零部件、设备上被卡了脖子。
以屏幕驱动IC、折叠屏屏幕表面必要的UTG超薄玻璃为例,需要上游美国康宁、德国肖特的玻璃基材,然后对基材进行深加工,再与面板进行贴合,这一核心技术目前只有三星掌握。
而在软件生态层面上,折叠屏手机在应用场景上并没有能与直板手机泾渭分明的“杀手级”应用。比如分屏、多任务协同、打字输入、软件适配等等。搭建软件生态的任务并非单独一家手机厂商就能完成的,需有软件开发者的配合以及消费者的反馈。丰富的软件生态和消费群体,这个问题就像是“蛋和鸡谁先有”。这也决定了各大品牌似乎并没有给出令消费者不得不买单的理想答案。
不过,在走了很多的弯路之后,厂商们对于折叠屏产品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财经无忌认为,随着技术创新带来了手机供应链的持续升级,折叠屏未来的想象空间正被逐渐打开。
其一,技术的创新正在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自从诞生之日起,折叠屏手机就存在着巨大争议。折痕、易碎、漏液、黑屏等“硬伤”是消费者吐槽最多的地方。如今,随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这些痛点问题正得到不断的优化,比如折痕越来越小、翻折方式从外翻走向内翻等。
从OPPO Find N这次屏幕的UTG玻璃来自于三星来看,说明三星开始有意的放开对外部厂商的供应,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厂商的折叠屏手机也将用上最前沿的技术。
其二,规模化的量产有望将折叠屏的价格降至一个合理区间。
目前,除了手机厂商在铰链结构上持续创新外,国内制造业也在积极布局折叠屏产业链上下游。比如赛德半导体、凯盛科技、惠晶显示等厂商在今年都宣布了UTG玻璃项目的研发进展或计划;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已按下了疯狂扩产AMOLED柔性屏的按钮。
从当下国产厂商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价格看,除华为外,起售价均降至万元以内。2021年3月发布的小米MIX FOLD售价9999元起。OPPO Find N系列首发价最低更是来到了7699元。
其三,市场蛋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厂商构建完整的内容生态。
高端市场带来的高溢价能力是每个智能手机厂商都不会放过的金矿,折叠屏手机目前尚未进入主流市场,但关注折叠屏手机的消费者在购买力上十分优越,折叠屏手机所带来的盈利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以谷歌为例,今年10月底,谷歌正式发布首个面向平板电脑和可折叠设备的操作系统Android 12L,该系统针对平板等大屏设备进行专门优化,提高大屏设备的交互体验及生产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苹果入局折叠屏的传闻成真,其在软件、硬件、服务生态三位一体的领先优势,也将助推整个折叠屏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事实上,随着各大厂商发布折叠屏产品,出货量在逐步上升,走出小众的圈子。统计机构DSCC数据显示,今年Q2折叠屏手机达到了81.9万台,环比增长147%,是近几年以来最高的季度数据。到了Q3,增势延续,260万台的出货量数据比2020年全年还多。
当前,正处于4G向5G过渡的关键节点,后者在各行各业的想象空间还远未打开,这正如当下尚未完全定型的折叠屏手机,隐藏着巨大的潜力。折叠屏的故事注定不会戛然而止,开启新纪元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