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出局,紫光集团由智路资本、建广资产联合体“接盘”

亿欧网
关注

芯片巨头紫光集团的破产重整迎来新进展。

12月10日晚间,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微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依法与战略投资者推进重整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同时发布的另一封公告显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出资人清华大学于2021年12月10日与四川能投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清华控股100%股权划转给四川能投。”不过本次划转还需获得教育部、四川省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能够最终完成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场由债务危机而起的破产重整“风波”,在持续1年多之后总算迎来结局。

公开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成立于1993年,法定代表人为赵伟国,前身是清华大学校办企业,2004年进行改制重组后,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51%控股子公司。经过30年发展,紫光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形成以芯片业务和云网业务为主,能源、金融、教育等业务为辅的多元化业务格局,涉及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学大教育等多家上市公司。

赵伟国带领下的紫光集团高举高打,在芯片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来,紫光集团完成了超过60宗收购和投资,包括2013年以162亿元收购在美国上市的集成电路芯片公司展讯通信、物联网芯片公司锐迪科微电子,2015年斥资24亿美元收购新华三51%股权,2018年以超过170亿元收购法国芯片连接器厂商立联信近100%股权等。

但频繁的“买买买”也引发流动性风险,2020年之后紫光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亿元,相比2012年底增长约44倍。Wind数据显示,在2020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紫光集团的“17紫光PPN005”等9只债券先后违约。2021年7月8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紫光集团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重整。

7月起,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同时启动战略投资人招募工作。招募公告显示,战略投资者应具备总资产不低于5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具备芯片产业和云网产业管理、运营或并购整合经验等原则性条件。据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披露,报名参与的意向投资人有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体等共计7家。根据12月11日公告,北京智路资本、北京建广资本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最终成为了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

天眼查信息显示,智路资本、建广资产隶属于中关村融信金融信息化产业联盟,均是硬科技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智路资本成立于2016年,投资人包括高科技公司、大型金融机构和家族基金等;建广资产成立于2014年1月,由中国建投和融信联盟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

此前,智路资本、建广资产已在多个半导体投资项目上有过合作。其中最知名的是在2017年以27.5亿美元收购欧洲半导体厂商恩智浦旗下标准件业务,后更名为安世半导体;随后两家为其对接国内手机、家电厂商及供应链企业,助其提升销售、扩大规模;之后在2019年和2020年分两次以超过2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这部分资产卖给国内上市企业闻泰科技。

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在并购后的整合运营与赋能经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而这正是紫光集团债务危机背后的深层问题所在以及重组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布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有分析认为,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的业务能力、行业经验和资金实力能够匹配紫光的重整;而关于阿里的出局,而可能涉及其自身业务布局、政策监管、行业趋势等多方面原因。

截至2020年底,紫光集团积累资产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公开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旗下涉及同方股份、辰安科技、紫光国微、诚志股份、紫光股份、启迪环境、学大教育等共7家上市公司。截至12月10日收盘,紫光国微的市值为1338亿元(紫光集团间接持有32.39%股权),紫光股份市值为731亿元(紫光集团间接持有46.45%股权)。还未上市的紫光展锐(紫光集团目前间接控制其35.2266%股权),在今年4月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已超600亿元。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横向与同行相比,还是纵向看前后估值之差,亦或是内向看紫光的产业价值,紫光都被严重低估,因此破产重组急需尽快完成。

参考资料:

1、《紫光集团重整方尘埃落定:阿里巴巴出局 智路建广联合体胜出》,证券日报

2、《重磅!3000亿紫光破产重组花落智路建广!》,科闻社

3、《阿里出局!3000亿芯片巨头债务重组落地,昔日名企下滑之路令人咋舌》,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顾彦。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