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到来
创业者如何借势而上?
要实现完全的“国产替代”、在更大范围与国际巨头竞争,中国电子气体创业公司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赵占祥指出,半导体行业对气源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电子气体行业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资质壁垒和客户壁垒。
创业邦翻阅多家研究机构的报告,国内创业者之所以在电子气体领域进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难点:
一方面,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精密化程度非常高的下游产业客户对气体供应商的选择极为严格、审慎,需要经过审厂、产品认证 2 轮严格的审核认证,集成电路领域的审核认证周期长达 2-3 年。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气体供应稳定,客户在与气体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更换气体供应商,且双方会建立反馈机制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粘性不断强化。因此,对新进入者而言,长认证周期与强客户粘性形成了较高的客户壁垒。
此外,客户对特气供应具有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他们既希望供应商能够提供一站式用气服务,又对气体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和配送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因此,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无疑具有一定挑战。
赵占祥建议,创业公司应首先攻克技术壁垒,提升气体制备、纯化及配置工艺,自主创新。同时积累产业资源、理解客户需求,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在这样一个极其专的行业中,要求创始人一定是要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的“老兵”,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其次,创始团队还要拥有丰富的专业服务经验,能够精准的理解集成电路行业客户需求,并掌握集成电路级别气站设计、建造和运行所必要的knowhow。
此外,如果是一支服务半导体厂多年的老兵团队,其本身也会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这对于创业公司在早期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持续发展尤其重要。
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宏芯气体,核心团队均来自林德、空气化工、法液空等国际一流企业的电子气体业务部门,创始人白久曾任林德中国区电子事业部业务总经理。团队成员就曾参与过英特尔、台积电、中芯国际、联芯、长江存储等国内大部分一流FAB厂和三星、京东方等头部面板厂的大宗气站项目。
这也让宏芯气体分别在2021年9月和2022年1月获得了两轮融资。
同样,先普气体的创始人江晓松也是一位行业老法师。
在北大读研期间,江晓松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半导体工艺设备,后又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电机工程系攻读博士,还入职过气体纯化设备制造商AERONEX公司。
“气体纯化技术在之后一段时间并不会有太大突破了,那我何不回国,把国内这一块提升起来呢?”
在2004年,江晓松回国创办了先普气体,在国内首次实现了PPB级别气体纯化器的批量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终于在2021年底,历经十余载,公司获得了来自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中芯国际旗下中芯聚源的天使轮融资。
写在最后
“60年代我们全力投入两弹一星,我们得到很多。70年代我们没有搞半导体,我们为此失去很多”,“两弹元勋”钱学森曾在晚年如此感叹。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也曾谈到,半导体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这也使得半导体人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俄乌冲突再一次对行业起到了警示作用,借助乌克兰氖气缺位,也更是一次国内创业公司进场补位的绝佳契机。
中国电子气体赛道,爆发可期。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创业邦
原文标题 : 俄乌冲突,却让这条隐秘的赛道“火”了,国家队和华为都已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