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华为正在用过去一年的成绩向外界诠释着它的韧劲。事实证明,所谓的制裁并未压垮华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了华为再度启程的「引擎」。华为的财报,为我们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据华为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经营稳健,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不得不说,在经济大环境极其不确定的大背景下,华为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还是值得称赞的。
和华为财报让人眼前一亮的另外一则消息,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则消息显示,华为成为2022年全球最有价值电子电器品牌第三位,品牌估值712亿美元,位居苹果和三星之后。
如果要为以上两则消息找到内在原始注脚的话,我想,华为持续不断地在研发上的投入,才是保证其利润与品牌价值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据有关消息显示,华为的研发投入连续五年入选全球前10,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入选的中国公司。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华为的研发投入1427亿元,位列全球第二位。
种种迹象表明,华为正在度过所谓的至暗时刻,正在迎来黎明前的曙光。对于华为来讲,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它同样昭示着的是,华为正在开启一场全新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华为的韧性逐渐显现,我们还将会看到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1
不得不说的是,制裁给华为带来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但是,当所谓的制裁给华为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华为正在打开一扇窗,并且透过这扇窗,阳光正洒进来。芯片的断供,的确让华为的手机业务遭受到了困难和挑战,但是,这同样让华为在寒冬期,开始储备更多的能量,以为未来春来的来临积蓄能量。
透过华为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一丝端倪。根据华为的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投入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在我看来,华为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正是在寒冬期积蓄能量,不断开启华为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当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的影响,开始出现萎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华为开始从新的方向着手,以填补手机业务的萎缩带来的衰退。无论是华为在煤炭、制造业、医疗等领域的5G的应用,还是华为对于造车的支持,我们都可以看出,华为正在用新的业务来填补手机业务的缺失而留下的空白。
事实证明,华为抵抗住了这一挑战,并且在手机之外的新业务里找到了新的发展突破口。随着华为发展的新窗口逐渐打开,我们可以确信,未来华为将会迎来更多的新的发展,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在我看来,华为在造车、5G、华为云等诸多方面的业务的铺展,将会为我们开启新的想象空间。
02
尽管华为度过了至暗时刻,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华为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尚且存在一定的距离。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华为依然还是将会保持稳健的发展状态,持续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所说的那样,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2022年华为还要继续求生存,谋发展。同时,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称,华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在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提升。
何为「造血」能力?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华为基于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不断激活内生动能的过程。如果我们将华为的手机业务看成是「硬件」业务的话,那么,我更多地愿意将华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造血」能力归结为「软件」业务,即通过不断地给相关产业的深度赋能来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
乍一看,这与我们时下经常提到的产业互联网会有几分相似之处。没错,现在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产业互联网,都在寻找自身与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的结合方式和方法。然而,同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华为所做的会更加基础,更加深入,特别是它在5G上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它服务实体,赋能实体上的韧性。
我想,这才是「造血」能力的真正内涵所在。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公司们对于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的赋能看成是对一座老旧的房屋进行修葺和装修的话,那么,华为要做的是为老旧的房屋重新打地基,重新做结构。简单来讲,华为对于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的赋能会更加基础,更加深度。
然而,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和沉淀的。它并不会像手机业务那样,可以快速发展,快速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是,等到打好地基,做好框架之后,它所呈现出来的发展潜能,丝毫不比现在的手机业务差,丝毫不比现在的手机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小。
03
透过华为的财报,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发展端倪。根据华为发布的财报显示,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为24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运营商业务销售收入为28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企业业务业务销售收入为10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在三大业务当中,唯独出现增长的企业业务,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业务将会是华为真正开启新的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我看来,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之所以会下降,除了与制裁有关之外,更多地是与流量红利的见顶,特别是手机的普及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华为身上,苹果、小米、VO等其他的手机品牌都开始遭遇这样的情况和问题。
这是我们看到很多的手机制造商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手机业务,开始转移到造车业务上的原因所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汽车功能的逐渐丰富以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手机被取代将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同以手机为主导的消费者业务的下跌不同,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业务的增长。所谓的企业业务,其实就是赋能实体,赋能产业的业务。相对于消费者市场的一片红海,企业端则是一片蓝海,并且在这样一个蓝海里,它所具备的发展潜能,丝毫不比消费者业务少。
对于华为来讲,企业业务,才是保证它可以穿越黑暗时刻,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的关键所在。同其他玩家不同的是,华为在这个方面是具有相当独特的优势的。除了我们熟知的5G之外,我认为,更多地是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而这些前瞻性的布局,从根本上来看都是与企业业务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这是我们看到在诸多手机制造商都在布局造车的时候,华为依然宣布不造车,而是做造车的支持者的原因所在。在我看来,华为之所以不造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所谓的造车依然是属于制造业的范畴,它的内在逻辑和手机是一样的。
尽管如果华为造车可以弥补手机业务上的短板,但是,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做好造车业务的生态赋能,助力更多的企业,更好地造车,要比造车本身具备更多的想象力。我认为,这才是华为真正可以穿越至暗时刻,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所在。
结语
透过华为的财报,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华为业已度过真正意义上的至暗时刻。但是,纵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求生存,谋发展,依然是华为的主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华为在新业务上的布局不断展开,特别是这些新业务的「造血」能力的不断增加,华为将会真正穿越至暗时刻,迎来名符其实的春天。
原文标题 : 华为已度过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