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泓4530A接近传感芯片及其优点与应用

工采网电子元件
关注

  消费电子设备如手机等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来降低功耗;有些设备拥有超过10个传感器。对手机制造商来说,能否将这些传感器封装在一起,以便降低功耗、节省空间和成本。将接近传感器与环境光传感器封装在一起有很多好处。下面,在说明了环境光感和接近传感器的原理,实际的应用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后,来看一看高集成度封装的好处。

  环境光传感器就像一个系统的眼睛一样,用来对环境光进行测量。如果设备是在室内,就测量室内光。如果设备是在室外,则会测量明亮的阳光或阴影下的暗光。对这种量级的光测量是由一个光敏二极管进行的,并被加以量化,使系统能够调整其显示器的亮度。如果环境光是明亮的,则显示器的背光灯就以全功率工作。如果所在区域光线较暗,就减少背光,以节省电力,而且会给用户舒适的体验。

旺泓4530A接近传感芯片及其优点与应用

  在光线暗淡的室内直视明亮的灯盏眼睛会因为过度刺激而很快疲劳,而环境光传感器提供的调光功能很受欢迎。挑战在于光敏二极管会对很宽范围的波长产生自然反应。旺泓光距感接近传感芯片4530A在其环境光传感器中提供最佳的过滤匹配,非常接近人眼的光反应特性。这一设计是光传感器的性能衡量标准之一,特别是由于大多数光源都会辐射红外波长的能量。

  接近传感器可检测红外线信号。但其检测的是来自一个外部红外线LED的信号而不是来自周围区域的信号。这个LED向上发出红外光,在接近传感器的上方有物体进入红外光的发射区域时,有些红外线会被反射回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会接收该反射光,这使系统能够对正在接近的人或物做出反应。这方面最典型的应用是在移动电话上。使用者不想让他们的脸颊“按下按钮”或者在把电话凑近耳朵时碰断通话。如果电话能够在它接近耳朵时关闭触摸屏就很方便。这正是接近传感器的作用能够让电话有此功能。

  旺泓光距感 接近传感芯片 - WH APS 4530A,很完美的把环境光传感器(ALS)和近距离传感器(PS)集合封装在了一起,供电电压范围2.4V ~ 3.6V;l2C接口(400kHz/s快速模式);工作温度可-40℃到+85℃范围;内置了一个滤光器来抑制红外,并提供了一个接近人眼反应的光谱。ALS可以在黑暗到阳光直射下工作,可选择的探测范围约为40dB。双通道输出(人眼和清晰),使ALS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光比。

  在PS里面内置了一个940nm的滤光片,用于环境光的抗扰,因此PS可以检测反射红外光,具有高精度和优良的抗扰性。

  虽然它们确实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它们都是使用光敏二极管的光学系统。它们从外界收集光强,对之进行量化并将之提供给系统。目前,系统主要使用该功能来调节显示器的背光。将来该功能还可以方便地用于控制更多系统的其他操作。

  WH4530A具有可编程中断功能,对ALS和PS具有基于阈值的迟滞。

  WH APS 4530A将环境光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封装在一起具有以下优点:

  1、它们通过调光或关闭背光都有利于省电并与相同的系统模块相连。

  2、将它们封装在一起还可节省空间和降低复杂性。

  3、两个传感器都需要接收外界的光信号,因此可能位于相似的位置。由于来自接近传感器的干扰会扰乱环境光传感器的工作,所以二者功能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

  当然,节省空间、共享电源和结合电源旁路功能也是其优点所在。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尺寸在许多系统中都是一个关键参数,特别是在便捷式应用中。

  将接近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封装在一起会推动更紧凑但功能更强的移动电话的发展。接近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要发挥作用都需要接收外界的光线,所以其在系统中的放置与其灵敏度和正常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在环境光传感器是单独封装的一些情形中,它被放置在系统的深处――扬声器显示屏后面或者被放在印刷电路板的下方,从侧面的小孔拾取光线。

  WH4530A光谱接近人眼的反应,人眼看不见红外光,所以环境光传感器有专门设计的为去除尽可能多的红外波的滤波器。而接近传感器正是红外光谱范围内工作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接近传感器试图进行测量,它就会同时发出红外光,如果有物体接近就会有红外光的反射。红外光会轻易淹没环境光传感器的输入和造成误测量,在此情形中,环境光传感器测得的光能多于周围区域中的实际光能。

  测距传感器芯片 - WH APS 4530A主要应用于:(手机设备:手机,平板电脑,PDA,移动POS机)(消费设备: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玩具)(计算设备: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窗帘,夜灯;)(户外:监控系统,路灯以及工业应用)原厂直销代理,货源充足;热线:19168597394(微信同号)


       原文标题 : 旺泓4530A接近传感芯片及其优点与应用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