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又一重磅芯片问世!倪光南院士:“中国芯”应走第三条路

OFweek电子工程网 中字

“中国芯”越来越有盼头了。8月24日举办的2022RISC-V中国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在致辞中表示,RISC-V将发展为世界主流CPU架构之一,是我国芯片产业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还发布了首个高性能RISC-V芯片平台,阿里平头哥、中科院软件所等联合攻坚,率先实现了在RISC-V芯片上跑通大型操作系统及软件,刷新全球RISC-V一系列纪录。

倪光南院士:中国芯片走第三条路!

资料显示,倪光南院士曾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在担任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总工期间,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

众所周知,在设计一款芯片之前,必须在某个架构上进行芯片设计研发。芯片架构就好比一栋大楼的地基,若没有地基的支持,芯片设计就好比空中楼阁。所以芯片设计厂商会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芯片架构。移动终端选择ARM,PC端选择X86,这两大架构垄断了全球芯片架构市场,对应的生态十分庞大。

虽然说全球芯片架构市场主要被ARM和X86占据垄断地位,但也不乏MIPS、RISC-V架构等新架构的兴起。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十分看好RISC-V架构。RISC-V是目前全球三大主要CPU指令集之一。与ARM和X86相比,RISC-V是开源指令集,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芯片,并且免版税,这意味着公司可以采用设计而无需支付许可费。

(OFweek维科网·电子工程整理自公开资料)

在倪光南院士看来,从长久来看,主流CPU架构只会存在少数几种,传统信息技术领域市场为X86和ARM两大指令集架构已形成垄断,且专利壁垒森严,但在IoT、AI、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RISC-V的市场前景光明,聚焦发展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能发挥中国超大的新兴应用市场优势,加快发展中国芯片整体产业体系。

阿里平头哥“无剑600”问世

在国内众多专注于RISC-V架构研发的芯片企业中,阿里平头哥算是最为出色的玩家之一。

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平头哥全球首次全栈开源玄铁RISC-V系列处理器(E902,E906, C906, C910),并开放系列工具及系统软件,为数字时代提供将推动RISC-V架构走向成熟,帮助RISC-V软硬件技术加速融合发展,推动创新落地。

今年峰会上,平头哥再次带来RISC-V架构领域的新突破,发布其首个高性能RISC-V芯片平台“无剑600”及SoC原型“曳影1520”,首次兼容龙蜥Linux操作系统并成功运行LibreOffice,刷新全球RISC-V一系列纪录。

据了解,“无剑600”是全球RISC-V性能最高的可量产SoC芯片设计平台:它支持4核高性能RISC-V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2.5GHz,实现了CPU+XPU异构架构的全面优化;支持64位LPDDR4X,最高吞吐率4266MT;整合4TOPs的Int8 AI算力;全流程满足GP TEE国际安全标准。基于无剑 600 软硬件全栈平台,开发者和厂商可快速开发RISC-V芯片,推动迈向2GHz高性能RISC-V边、云应用新时代。

此外,平头哥还基于“无剑600”平台推出了“曳影 1520”,性能足以覆盖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多媒体等多种场景。目前,曳影已在阿里展开应用,未来也可提供给尚未收到定制化芯片的开发者,提前在曳影上开发系统和软件,进一步缩短产品量产的时间。

2022 RISC-V中国峰会主席、平头哥半导体副总裁孟建熠表示:“为了更快、更好地孵化出更多高性能的RISC-V芯片,满足更多不同行业的需求,丰富RISC-V上层应用,平头哥以‘平台 + SoC原型’的创新方式推出无剑600,推动RISC-V 硬件及软件的齐头并进。”

纵观平头哥的发展之路,2018年阿里收购中天微,在合并了达摩院的芯片部门之后成立了平头哥半导体,仅仅在成立一年之后就推出了“玄铁910”,这两年也基于RISC-V芯片架构陆续推出一系列产品比如E902、E906、C906、C910等。在RISC-V国际基金会中,平头哥甚至参与了29个技术方向的标准制定,主导负责了10个技术小组,是公认投入力量领先的中国机构,足以见得公司在芯片领域的水平。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