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阿斯麦(ASML),无疑是光刻机领域的霸主,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尤其是垄断了EUV光刻机。
之前全球市场先进光刻机的需求大户,主要是中国台湾、韩国三星、美国等,尤其是疫情期间下端应用市场需求量大增,但现在面临的形势却越来越不乐观,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美国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亏损、减产,台积电、三星等也出现大幅度砍单,整个全球芯片市场急转直下,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态势。
台积电削减今年4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鼓励员工多休假,同时对产业链也大砍40%到50%左右的订单,在这种情况下,ASML估计很难从台积电手中获得更多的光刻机订单。
据了解,美方正说服荷兰政府禁止ASML卖给中国二手光刻机,然而ASML却一反常态,对美国说不。ASML为何如此“硬刚”?
继续供货中国
根据 阿斯麦 ASML 2021财年的财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已是ASML第三大市场,约占其2021年全球营业额的14.7%,2021年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占其全球出货量的16%。虽然看上去占比不多,但要知道,这是在美国各种限制下实现的。
笔者了解到,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ASML当季实现营收 57.78 亿欧元,同比增长10.25%;净利润为 17.01 亿欧元,同比下降 2.24%。其中三季度,ASML共售出86 台光刻机,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达 15%,这一比例高于二季度的10%、低于一季度的34%。
从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是ASML的第三大市场,预计未来中国相关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ASML虽然地位非常稳固,但今年的外部环境并非一帆风顺。ASML的第三季度业绩清楚地表明,尽管宏观经济面临挑战,但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仍然强劲,中国市场将是ASML重要阵地,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将对ASML的收入产生更大的影响。
ASML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表示,ASML是一家欧洲公司,设备中使用的美国技术有限,美国出口管理条例新规对ASML公司的2023年整体出货计划的直接影响有限,可以继续将非EUV光刻工具从欧洲运送到中国。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ASML向国内厂商交付了23台DUV光刻机,短时间内,ASML向国内厂商交付超78台DUV光刻机。国内厂商获得了大量的光刻机等设备,芯片产能随之提升,对进口芯片的依赖降低不少,今年上半年进口芯片就减少超290亿片。
ASML强烈的危机意识
ASML对目前的形势了解得更透彻,ASML的实际处境不容乐观。
一方面EUV光刻机的需求已经开始减缓。目前半导体行业进入了下行阶段,前面说到全球芯片市场呈衰退态势,台积电也已开始削减今年开支,那么作为ASML最大的客户的台积电对于EUV光刻机需求也减缓。
这种情况下,ASML估计很难从台积电手中获得更多的光刻机订单。据悉台积电在今年年底,将会关闭部分EUV光刻机。随着全球芯片荒的极大缓解,各家晶圆厂EUV光刻机的产能也开始释放。
还有就是高端光刻机的市场并不大,全世界有能力买、有能力用晶圆厂的并不多,再加上EUV光刻机产能有限,无法批量复制的规模化。
二方面各国加强研发投入,避免对EUV光刻机的依赖。由于高制程芯片工艺已接近摩尔定律极限,想要再次突破高制程工艺,仅仅依靠EUV光刻机已经很难实现。随着美方限制方案的升级,为了防止未来在芯片领域受到卡脖子,全球各国芯片企业都在想办法绕开EUV光刻机,避免对ASML产生依赖。
目前美企Zyvex使用电子束光刻机替代EUV,成功制造出了0.7nm的芯片,目前虽未达到能够量产的地步,只能够量产3nm的工艺,但是综合对比起来ASML并不具备优势。
此外,苹果、英特尔、英伟达、华为等主推的芯片堆叠技术,通过将两颗或多颗芯片连接起来,进而实现在不改变芯片制程的前提下,使芯片性能翻倍。
而美光科技也利用多重曝光技术,成功推出了1β工艺,有效提升芯片15%的能效,以及35%的内存密度,接近于EUV光刻机的效果,并且样品已经成功推给客户做测试。
三方面光电芯片等下一代芯片技术加速推进。受限于摩尔定律的限制,传统硅芯片的极限也已临近,再往上做极限突破的意义并不大。光电芯片以光信号代替电信号进行运算,可以轻易实现极高的运算频率,有效弥补电子芯片在数据处理能力和高速稳定运行方面的短板。
光电芯片已经成为未来芯片发展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发展光电芯片,也包括ASML自己。据悉,ASML将投资11亿欧元研发下一代光电芯片技术,以此希望自己能够在下一代芯片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而我国首个光子芯片生产线预计在2023年在北京建成。
写在最后
ASML预计将扩大旗舰EUV设备产量,至2026年EUV年产量要达90台,并打算在2025年实现出货600台光刻机的目标。这是一个庞大的产能目标,如果芯片供应链稳定,客户需求旺盛,且能够保持自由出货的话,ASML 是有可能完成这一目标的。
当前ASML表示,宏观经济环境造成近期经济不确定性,但ASML预期长期需求和产能将呈现稳健成长。同时也透露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履行中国承诺。为了支持中国业务的增长,该公司今年将持续扩大中国团队,计划招聘200余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