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二曲线,大疆孵化新的独角兽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内部也早就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车载业务之外,大疆这些年还踏足农业无人机、影像系统设备、教育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图片

大疆车载商业化路线已开始五年

2019年大疆车载与五菱确认合作,并内部明确了车载业务的定位为智能驾驶领域Tier 1。

2020年,大疆完成车载领域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围绕硬件与软件全套解决方案展开。

今年4月,大疆正式对外发布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

目前,大疆车载旗下的业务包括L2和L3级别高速、城市道路智能驾驶系统和智慧泊车系统。

目前,大疆车载团队的带头人是沈劭劼,他是香港科技大学-大疆创新联合实验室的负责人,

团队的规模从起初不到10人逐渐扩大到近千人。

目前,大疆车载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已经和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中国达成了合作协议。

有消息称,大疆车载方案已经获得了比亚迪定点,首款车型在海狮上搭载,提供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功能。

图片

大疆进军智能驾驶有其核心优势

①有多年智能系统开发的积累和沉淀,有千万级别出货的智能系统设计研发量产能力。

②有软硬件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能力,提供软硬一体的方案,并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由搭配。

③不依赖融资,无人机持续输血,短期内没有财务压力,并且又有多年的无人机量产经验。

大疆认为其研发方法论,完全可以沿用到智能驾驶领域。

在这点上,大疆车载倒是和特斯拉相似,都是第一性原理的贯彻者。

从整个行业看,大疆车载的低成本方案也会倒逼整个行业向低成本改良。

同时,大疆车载将姿态放的很低,更容易获得车企青睐。

从无人机领域进入到智能驾驶,可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

大疆对自己的定义是机器人公司,不管是无人机还是智能驾驶,其技术核心都只是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这意味着,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技术研发方法论、供应链整合能力、智能系统的制造能力都可以迁移到智能驾驶领域,这其实也是大疆布局汽车业务的底层逻辑。

图片

目前正准备接受首次外部融资

大疆车载团队正在接受外部融资,据一投资人透露,大疆车载团队认为,经过两轮融资后其估值可达15亿美元。

如果顺利,这将是车载团队首次接受外部融资。

今年年初,大疆车载部门正式拆分,成立于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在2024年之前实现财务指标转正。

目前天眼查显示,大疆车载所属公司目前属于成立于2018年7月的[深圳市卓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该公司唯一100%持股的股东即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8月25日原股东大疆也已正式退股——切割掉关系,疑似为大疆车载独立融资做准备。

图片

重算法、轻硬件的最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据大疆车载消息,7月27日,大疆车载正式宣布其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命名为[成行]。 

该平台已于今年4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对外亮相,是一套纯视觉智能驾驶系统。

最大的特点是以低至32TOPS的算力,7V/9V的纯视觉配置;

通过强视觉在线实时感知、无高精地图依赖、无激光雷达依赖,实现了包括城区记忆行车(32TOPS)/城区领航驾驶(80TOPS)在内的八大L2+智能驾驶功能。

图片

[成行平台]目前有7V和9V两种方案,是很明显的重算法、轻硬件的路线。

7V方案采用一对前视惯导立体双目摄像头、四颗环视鱼眼摄像头和一颗后视单目摄像头,可以实现主动安全、记忆泊车、记忆行车和高速领航等功能。

而9V方案则多增加了两颗侧向感知摄像头,提升了城区拐弯和侧向的感知能力,对应也新增了领航城区功能。

两个方案都将硬件压缩到了极致,实现最大程度的硬件复用。

为了更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大疆车载并非靠硬件堆砌来实现自动驾驶能力,而是通过算法优化和量产精度来实现。

以此来看,纯视觉方案是大疆车载打开市场的切入点,希望利用经济车型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

图片

案例:联合宝骏开发智驾系统

2023款KiWiEV是大疆车载和五菱合作的产品,其使得智能汽车下探到了仅需10万元的价格。

大疆车载和宝骏KiWi联合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叫[灵犀智能]。

该系统主要的传感器配置是:一套前视双目摄像头、4个环视鱼眼摄像头、1颗前向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

有行业人士评估,这套硬件的成本范围在3000元-5000元,这个价格几乎买不到一颗激光雷达。

大疆车载和五菱建立了一次默契度很高的合作,五菱甘当产品经理,让大疆对软硬件做了深度整合,保障技术能力顺利实现。

图片

下沉策略切入的优势及挑战

智能驾驶的产业在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分蛋糕、分主次,而是做普及、做推广。

大疆的市场策略其实很清晰,就是把在无人机领域低价走量的经验复制过来。

先用最低的成本把产品做出来,让消费者感受到智驾是什么,不走预埋硬件,再OTA的路。

大疆的策略正是对行业趋势的一种反应:当前智能辅助驾驶正在下沉。

大疆在技术方案上有意避开了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这些成本极高的部件,这也是大疆车载得以实现[高性价比]的原因之一。

图片

在行业竞相扑向量产车型时,有实际的交付案例,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但是自动驾驶公司同样可以通过资本或者结盟的方式,实现量产。

大疆车载的量产工程能力有先发优势,但这也更多是行业的入门条件,进场的玩家都要迈过这一关。

接下来,在面向整个汽车行业时,大疆车载的软硬件整合能力也可能暗藏挑战。

结尾: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不管软硬件一体方案还是产业协同分工,低成本方案已经是行业刻不容缓的诉求。

这其中,每一个参与者要做的是根据自身企业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核心技术壁垒,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市场淘汰。

部分资料参考:猎云精选:《大疆孵化出一个独角兽》,雷锋网:《大疆车载正谋求外部融资,估值或超 10 亿美元》,圆周智行:《[鲶鱼]大疆,搅浑智驾一池春水》,36氪:《大疆车载闯过量产关,能扭转车企的「自研风」吗?》, 盖世汽车社区:《大疆做车载,要[打一场硬仗]》,汽车之心:《大疆车载新一代智能驾驶方案的两面》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科创丨寻找第二曲线,大疆孵化新的独角兽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