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迎国产化元年,冲击700亿市场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从我国手术机器人细分市场来看,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最大的细分市场,约为75.2%;

其次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分别占比约10.6%和4.5%,其他类型手术机器人市场占比合计约为9.7%。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手术机器人赛道国内五大困局

①当前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存在显著差距,预估至2026年,美国的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渗透率将达到20%,而我国仅3%。

②国内医院手术机器人的装机数量较少,反映出一定的供需失衡。

③尽管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已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在提升技术精准度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④如何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实现快速、精准的手术操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⑤关于手术机器人的合理定价问题,如何在确保医院有能力购买的同时,实现费用的合理控制,也是国产手术机器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国内手术机器人已找准优势定位

直到2021年前,国内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一直被达芬奇Si及达芬奇Xi手术系统独占。

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国内进口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要2000万元,单次手术耗材近3万元,远高于达芬奇的全球均价。进口产品高昂的价格推动了国产品牌快速崛起。

市场认为,医院更愿意配置达芬奇等进口手术机器人,国产发展受限。

早期医院配置机器人需考虑临床验证、对学术实力的提升。

而随着配置门槛降低、RAS纳入医保收费,更多需求来自基层,需要更多考虑商业模式。

而国产产品设备和耗材均更具性价比优势,有望以此抢占广阔下沉市场。

国产性能追赶,凭借性价比优势有望打破进口垄断局面。

参考达芬奇复盘,其系统装机逐年增加,手术量亦随之快速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临床验证的壁垒,使其他参与者很难获得大规模装机。

国内市场相对初期,产品获批、临床验证、商业推广节奏快的公司将抢占更多市场。

空白越大,预期越高的国内市场

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5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1.9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7.5%,增速快于全球市场的24.2%。

预计中国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709.52亿元,2021-2023年的CAGR为36.9%,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尽管当前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较低,仅为0.5%,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其成长空间巨大。

据预测,到2026年,中国腔镜机器人安装量有望达到2000台,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9.2%。

其中又以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相对成熟,空间最大。

随着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密集立项和获批,预计中国市场将从2021年的32.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74.9亿元。

目前腔镜机器人赛道主要集中在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单孔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2.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21.3亿元。

同时,目前第二成熟的手术机器人赛道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在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空间从2016年的0.1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6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4.9%,预计2026年达42.05亿元。

骨科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以及创伤手术等三大类别的手术中。

从国内市场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而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则是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3-2030年中国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市场份额将从0.28亿元增长至25.13亿元。

相较于2021年全年只有6款产品获批,2022年手术机器人获批产品呈现了大爆发状态。

2022年全年共有15款产品获批,其中腔镜三款,骨科10款获批,神经外科两款。

2023年6月,十四五期间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规划已经下发,十四五期间将新增55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将为整体市场规模带来较大增幅。

国内市场有望培育出核心资产

当前,中国市场正处于腔镜RAS手术机器人的导入期,装机量较少,导致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收入结构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0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中,系统销售占比达到56%,而耗材及服务费收入仅占44%。

而在美国市场,系统收入仅占25%,耗材及服务费收入占比高达75%。

预计随着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成熟,当装机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中国的销售模式也将逐渐转向以耗材与服务收入为主。

从政策层面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限制了手术机器人的购买数量,同时RAS手术的高昂治疗费用也限制了患者的需求。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已率先将RAS纳入医保范围,尽管在报销比例上存在严格规定,但这一举措总体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手术机器人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

可以预见,将RAS纳入医保范围可能成为未来的大趋势,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国内典型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精锋医疗:国内首家全科适应症的腔镜机器人公司,2017年成立,2023年8月获得四个主要适应症的MP1000产品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四个主要科室适应症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今年8月,性能更胜一筹的二代-MP1000Plus也已上市,新增荧光显影、多模态画中画及双控制台等多项功能。

·思哲睿:2013年成立,在多机器人产品线的自主研发与布局。目前,已构建了涵盖腔镜手术机器人、经尿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经口腔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及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

其中,康多机器人为3臂手术机器人,截止2023年2月已获批全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适应证。

·天智航: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天玑]于2016年11月获得批复,适用于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手术。

新一代产品天玑2.0于2021年2月获得批复,在易用性和全流程手术控制方面均有所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效率。

2023年7月,适用于膝关节置换的机器人也获得国药监局批准,天玑的适用领域拓展至膝关节。

·微创机器人:是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集团,2014年启动研发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并于 2015 年成立公司开始公司化运营,同时启动研发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

2021-2022两年间,公司三款旗舰产品[图迈]、[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陆续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即将开始商业化推广。

图迈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不逊于达芬奇Si,在中国市场推广也将享有本土化优势,有望打破达芬奇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图片

结尾:

我国手术机器人只有真正做到医工融合、新技术赋能、诊疗一体化,才能实现国产机器人在手术室里真正的推广应用。

部分资料参考:全景财经:《以37%年均增速冲击超700亿市场的黄金赛道 手术机器人迎国产化元年》,机器人大讲堂:《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的背后,都究竟有哪些地方做好了?》,MedTrend医趋势:《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千亿风再起》,贝壳社:《手术机器人,离真正的国产替代还有多远》,申港证券:《国产手术机器人龙头崛起》,一医械千里:《国内手术机器人公司的商业化元年》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产业丨手术机器人迎国产化元年,冲击700亿市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