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拆分?霍尼韦尔能否复制GE的成功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2024年标志着AI技术从研究实验阶段向主流商业应用的转变,而2025年预计将见证其在工业领域引发广泛而深远的变革。

尽管AI技术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但其发展已达到足以辅助实现工业领域三大核心目标的水平。

当前,工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云计算、5G和AI的综合应用将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从多元走向垂直,霍尼韦尔计划拆分

近日,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正式宣布,计划将其先进材料部门拆分为一家独立的美国上市公司。

该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成此次分拆,并计划以免税方式对股东进行分拆操作。

此次分拆的目的是为了使新成立的公司成为一家专注于特种化学品和材料业务的公司,以此来提升其战略聚焦能力和财务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增长机遇。

新公司成立后,将致力于发展可持续性的特种化学品和材料。

业务范围包括氟产品、电子材料、工业级纤维以及医疗包装解决方案等,旗下品牌将涵盖Solstice、Spectra、Hydranal和Aclar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部门在独立上市后的估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在2024财年的营收将达到38亿美元,EBITDA利润率将超过25%。

霍尼韦尔的拆分象征着其业务架构从一个多元化的集团转变为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公司。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告,2024年霍尼韦尔的总销售额达到384.98亿美元(约合2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在霍尼韦尔的业务板块中,航空航天业务,主要为波音等企业提供发动机和驾驶舱系统,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到154.58亿美元(约合112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同期总销售额的40.2%。

智能工业、智能建筑以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板块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6%、17%和16.7%。

据分析,霍尼韦尔自动化在2024年作为独立公司后,其收入规模预计约为180亿美元;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的收入预计约为150亿美元,有望成为主要的上市航空供应商之一;

而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材料业务,年收入预计接近40亿美元。

图片

拆分后三家独立公司将承担不同角色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Honeywell Aerospace),作为霍尼韦尔历史最悠久的业务部门,致力于航空发动机、航电设备、卫星导航系统以及飞机维护解决方案的研发与提供,服务于包括波音、空客在内的全球客户。

拆分后,该部门将致力于保持其技术优势,并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电动飞行等前沿领域进一步拓展。

霍尼韦尔自动化(Honeywell Automation)板块整合了公司的智能建筑科技、工业自动化以及传感技术等业务,专注于提供数字化和低碳化解决方案。

例如,其楼宇自控系统、工业物联网平台(如Honeywell Forge)将成为拆分后独立公司的增长动力,支持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霍尼韦尔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部门涵盖高性能材料(包括特种化学品、氟化材料)、催化剂技术及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服务于石化、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

拆分后,该部门将加快在氢能、碳捕获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投入。

根据霍尼韦尔的拆分计划,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业务的拆分。

拆分后的新公司将享有更大的财务自由度和更加专注的管理团队。

目前,航空航天业务占霍尼韦尔年收入的40%,拆分后,该业务有望成为全球航空供应商中的佼佼者。

此外,霍尼韦尔还曾表示将继续推进业务并购计划,以保持过去两年每年100亿美元的投资节奏,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图片

拆分背后市场压力和激进投资者推动

尽管霍尼韦尔公司推动了一系列变革,但近年来,由于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领域的深刻变革以及股东对业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该公司面临着持续增长的压力。

尽管业绩数据公布后显示优于预期,但在股价表现方面,过去五年霍尼韦尔的股价仅上涨约25%,与标普500工业指数76%的涨幅相比,表现仍显逊色。

尽管今年公司股价有所回升,涨幅达到7.4%,市值达到1460亿美元,但霍尼韦尔曾经享有的高估值溢价已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此次分拆的背后,激进投资公司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扮演了关键角色。Elliott持有霍尼韦尔超过50亿美元的股份,已成为最大的活跃投资者。

Elliott的管理合伙人Jesse Cohn和合伙人Marc Steinberg此前指出,过去霍尼韦尔精心构建的业务曾推动利润率持续提高。

Elliott以GE重组的成功为依据,希望推动霍尼韦尔进行业务拆分以提升公司价值,并认为分拆能在未来两年为股价带来51%-75%的收益。

分拆将使每家公司能够更好地利用其现有基础,制定更为灵活的发展策略,从而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同时,诸如东芝、西门子、强生、杜邦、联合技术等众多企业的拆分,均见证了工业企业从规模扩张向聚焦核心业务、专注核心竞争力的转变。

图片

想借鉴通用电气的成功分拆之路

通用电气的拆分过程持续了近十年:2015年,其金融业务SYNCHRONY被剥离;2018年,运输业务Wabtec也被分离;

至2023年,医疗业务独立上市,最终形成了航空、能源、医疗三大核心实体。

这一渐进式的解构过程映射了传统工业集团所面临的挑战。

在GE医疗的利润率稳定在15%的同时,能源板块却在-3%至5%的区间内挣扎,不同业务线的价值评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3年1月,通用电气的医疗设备业务GE HealthCare完成独立上市。

随后在2024年4月,其航空航天和能源业务也相继独立上市,这标志着通用电气正式完成了业务分拆。

通用电气于2021年首次宣布进行拆分,至2023年1月,其医疗部门GE HealthCare(GEHC)已作为独立实体开始上市运营。

随后,专注于电力系统的GE Vernova(GEV)在今年4月2日正式上市,而GE的航空业务则保留了GE的股票代码,继续作为独立实体运营。

自拆分以来,GE的各个业务板块的股价显著上升,其中GEHC的股价增长了近64%,GEV的股价飙升了128%,而GE Aerospace的年内涨幅达到了84%。

截至2024年2月6日收盘,通用电气拆分后的三个独立上市公司——航空航天、能源和医疗保健——的市值分别达到2208亿美元、1014亿美元和398亿美元,三者市值总和几乎是通用电气在2022年作为一个整体时市值的四倍。

老牌化工巨头企业的分拆与重组,不仅是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更是推动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

通过业务的拆分,这些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市场挑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价值,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

这一趋势预计将继续影响全球化工版图的未来发展。

结尾:

工业巨头的拆分标志着多元化大型集团时代的终结,并预示着未来企业将更加重视灵活性、敏捷性和专业化的成长路径。

拆分有助于企业更迅速地适应技术变革,并更容易地把握细分市场的机遇。

然而,拆分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其成效依然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这也决定了霍尼韦尔这一百年企业是否能够继续书写其辉煌篇章。

部分资料参考:坤少说:《霍尼韦尔的百亿美元分拆计划,会让它成为下一个GE吗?》,专塑视界:《三家独立公司即将面世!从霍尼韦尔看百年巨头分拆的战略逻辑》,观网财经:《美国巨头又现“一拆三”,霍尼韦尔怎么了?》,界面新闻:《巨头分拆大势所趋,霍尼韦尔一分为三》,环球航空资讯:《靴子落地!霍尼韦尔正式宣布拆分》,数字化企业:《大象转身,工业巨头霍尼韦尔一拆为三》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热点丨为何拆分?霍尼韦尔能否复制GE的成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