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再变,开始涨价浪潮!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由于去年NAND产品价格低迷,为预防供过于求的问题,美光、三星、SK海力士、铠侠等公司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陆续实施了减产措施。

尽管减产的幅度不及之前,但这些措施缓解了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

此前,分析机构预测2025年上半年NAND价格将持续下跌,直至下半年才可能有所改善。

然而,从3月份开始,多家原厂频繁酝酿涨价,这一现象比预期来得更为迅速。

作者 | 方文三图片来源 |  网 络 

存储巨头再一次集体开始涨价 

近期,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价格上涨趋势,多家国际存储行业领先企业已宣布自4月起对其部分产品实施价格上调,国内存储厂商亦相继提升了产品提货价格。

全球第三大DRAM制造商美光科技于3月25日宣布涨价,表示[与存储器半导体相关的业务领域需求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增长]。

美光公司也通知将对新订单实施价格增长,预计平均涨幅约为11%。

NAND存储器的主要制造商闪迪公司宣布自4月1日起对其所有渠道和消费类产品的价格进行超过10%的提升。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目前正在与全球主要客户协商提高存储芯片价格的事宜,提议价格提升幅度为3%至5%。

报道中提到,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定价策略上一向持保守态度,在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的情况下,通常难以实现价格上涨。

但当前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客户开始囤积库存,导致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

据渠道方面的信息反馈,国产存储器品牌致态公司宣布,自4月起将对其提货价格进行上调,预计涨幅可能超过10%。

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看,国产NAND产品近期的价格上涨几乎已成定局。

近期,一家国内存储模组制造商的负责人指出,今年所有存储芯片原厂的价格均有所上涨。

几家存储芯片原厂在同一时期内的报价相近,差异不大。

其中,[小容量NAND是本轮价格上涨中反应最快的类别,也是最先出现反弹的品种]。

在当前的物价上涨趋势中,HBM备受瞩目。

诸如英伟达、AMD等半导体制造商纷纷抢购最新的HBM3E产品,导致其价格环比上升3%至8%。

为了在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美光公司投资70亿美元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先进的封装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批量生产HBM3E以及更先进的HBM4芯片。

物价上涨的影响正在产业链中逐级扩散。

芯片制造商调整价格后,中游固态硬盘核心部件1Tb QLC晶圆的价格已经上涨至4.9美元,而16GB内存条所用的DDR4颗粒价格已突破2.2美元/颗。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RAMeXchange于4月1日发布的报告,通用NAND闪存产品(128Gb 16Gx8 MLC)的平均固定交易价格为2.51美元,环比增长9.61%。

NAND闪存价格自2024年9月以来连续四个月呈下降趋势,但在今年1月出现反弹,并连续三个月上涨。 

波价格上涨并非偶然多重因素叠加 

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源自供应端。

若原厂继续以控制库存和提高价格为主要策略,预计短期内现货市场存储价格可能保持上升趋势。

首先,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数据中心对高容量、高速存储芯片的强劲需求。

NAND与DRAM作为核心配套资源,采购量同比增长超过40%。

此外,智能汽车、边缘计算设备的广泛普及也为高性能存储芯片开辟了新的增长市场。

存储行业素有[三大涨价利器],而此次三大巨头的集体价格上涨,显然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在减产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企业默契地形成了[减产联盟],导致NAND芯片的总产量减少了13.7%。

相当于全球范围内减少了2.4亿个1TB固态硬盘的生产,这显著地改变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也成为了价格上涨的推手。

2024年11月,韩国釜山的三星工厂遭遇了突发的[停电事故],官方声称损失了3万片晶圆的产能。

同样地,在2024年第四季度,美光位于中国台湾省的工厂发生了小规模火灾,工厂随后宣布[部分产能受损]。

这一事件被网友戏谑地称为[存储厂的消防系统似乎总在价格上涨前出现故障]。 

除了减产和所谓的自然灾害外,需求炒作也是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OpenAI被曝光大量囤积SSD,据某供应链高管透露,他们购买硬盘如同购买矿泉水一般,以集装箱为单位进行采购。

在消费端,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对存储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例如小米14 Ultra的[AI写真]功能每天生成100张照片,消耗10GB的存储空间;

联想AI PC要求最低配置为1TB SSD,有用户实测发现,在安装了Win12和AI助手后,512GB的硬盘迅速被填满。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也成为了存储芯片市场的新兴战场。

例如,理想L9的车载系统占用256GB存储空间,小鹏XNGP智驾系统每天产生50GB的数据。

甚至有报道称特斯拉考虑取消[终身免费云存储]服务,转而采用[车端1TB硬盘订阅制],预计月费可能达到99元。

此外,端侧AI的快速发展,使得AI耳机、AI眼镜、AI玩具等产品进入高速成长期,这也推动了存储芯片的量价齐升。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内存价格上涨将不再是意外,而将成为市场的新常态。

市场行情之外存储技术趋势凸显

QLC闪存已在企业级SSD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AI服务器和大数据存储领域,QLC凭借其高容量和低成本的优势,已成为首选技术。

QLC闪存性能已显著提升,尤其在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方面,QLC已接近甚至超越了早期的TLC(三层单元)闪存。

随着QLC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QLC将在消费级和企业级存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Solidigm推出的QLC SSD,经过多年的深耕,已累计出货超过100EB,服务于全球70%的OEM AI方案供应商,深受数据中心和企业客户的青睐。

长江存储亦基于自主研发的Xtacking架构,推出了X4-6080(2Tb QLC)产品。

其次,HBM与DRAM的技术演进也是存储市场的重要技术方向。

以DeepSeek为例,目前其40%-60%的组件是通过SSD存储产品实现的,这些都属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也凸显了DRAM和HBM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接口技术方面,PCIe 5.0的快速普及是存储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内厂商正在加快布局。

联芸科技方小玲博士在演讲中提到,随着AI 2.0时代的全面来临,AI PC将会快速崛起,随之而来的PCIe 5.0 SSD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联芸科技为满足市场需求,即将推出MAP1802和1806这两款高PCIe5.0的SSD主控芯片。

MAP1806采用16TB大容量设计,能够充分满足对大容量、高性能有迫切需求的AI应用场景;

英韧科技的PCIe 5.0主控已于去年量产,并已布局了相关企业级产品矩阵,包括PCIe 5.0的QLC SSD产品,公司有意在明年推出PCIe 6.0相关产品。

结尾: 

行业分析专家指出,此次物价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至2026年底。

据集邦咨询顾问最新调研报告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NAND Flash(闪存存储器)价格预计将较第一季度增长0%至5%;

3D NAND Wafers(三维NAND晶圆)价格环比增长预计为10%至15%;

Client SSD(客户端固态硬盘)价格环比增长预计为3%至8%。

TrendForce预测,NAND Flash的价格在第三季度环比增长将达到10%-15%,并在第四季度进一步增长至13%。

部分资料参考:富算:《存储界[大地震]:闪迪、美光、长江存储领衔,涨价潮来袭!》,半导体产业纵横:《存储芯片,正式涨价》,全球半导体观察:《存储市场价格风云再起:行情回暖,国产厂商加速崛起》,科创板日报:《存储芯片涨价潮!三星、海力士加入》,文刀芯:《存储春风来临,涨价将持续多久?》,芯师爷:《存储原厂连发涨价函,市场行情真相如何?》,钛媒体:《芯片巨头集体涨价!AI能否重塑存储芯片行业新格局》,半导体前线:《芯片巨头美光发涨价函!或涨价11%?》,中经e商圈:《存储市场现涨价信号!》,企业IT观察:《美光宣布内存涨价10%-15%》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存储市场再变,开始涨价浪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