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米算一笔账,量产多少颗3nm芯片,才算不亏?

互联网乱侃秀
关注

众所周知,小米3nm芯片成功量产,并且用于小米15S Pro上了。

一些人认为,随着小米自研芯片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小米而言,肯定是成本下降的,因为自研芯片的成本,远低于采购芯片的价格。

也有人认为,在小米芯片规模较小时,肯定是亏本的,因为每一片上均难的研发、制造成本太高了,一定要达到一定规模,才可能与采购持平,超过这个规模,成本才能比采购更低。

图片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算一笔账,算一算,小米在手机中,要使用多少自研芯片,与采购高通、联发科的芯片相比,才能不亏?

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芯片的成本,可以折分为各种授权+研发+量产,还有人力、财务、行政支出等等。

授权加研发是指ARM、EDA等的授权,以及仿真、测试等,3nm芯片的话,预计会在45亿元左右,但这很多是一次性投入。

图片

量产则是台积电代工部分的成本,3nm每片晶圆代工费22000美元,500万颗芯片需10000片晶圆,预计16亿元。

再由于小米没有基带芯片,基带芯片要外购,这样的一颗基带芯片需要400元左右,算起来,小米在自己的手机中使用自研的芯片+基带,每一套的成本高达1800元左右。

图片

如果直接采购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含基带),骁龙8Gen3档次的,实际上可能只有200美元左右一颗,也就是1450元,意思就是如果只是500万颗量产的时候,采用自研芯片实际上成本比采购高通芯片还要高350元左右。

而如果按照以上算法,当自研芯片的成本与采购的成本基本一致,达到1450元时,小米自研芯片的是量产规模,要达到900万颗左右,才能将自研成本+基带一套降至1450元。

图片

而量产900万颗芯片,意味着小米手机中,要使用自研芯片并销售900万台以上。考虑到3nm芯片的定位,要实现900万台的销量,其实并不容易。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小米的自研芯片,一定会用到更多的地方才行,比如平板、汽车等等,让每一批的使用量超过900万颗,否则从成本上来讲,还不如采购低。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自研芯片会让品牌形象大增,从而提升销量,这个广告效应也是要考虑到的,不能纯从单方面的成本角度来看。

图片

目前小米一年的销量是1.7亿台手机,还有每年几百万台平板的销量,所以总体来看,小米要在自己的产品中,每批次使用自研芯片900万颗,并不是那么的难。

前面已经提到过,更关键的是自研怍,还有品牌形象方面的提升,这个可能更为重要,能有效的推动小米所有产品的销量提升,这个隐形效益也是要考虑进去的。

       原文标题 : 给小米算一笔账,量产多少颗3nm芯片,才算不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