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网讯:“山寨”已经不是个新名词。随着近年来“山寨”势力的壮大,从服装、医疗产品、奢侈品、汽车到电子消费品,各行各业都将知识产权侵犯视为收益流失的罪魁祸首。更有人为“拷贝之风盛行导致民族才智枯竭,国家创新能力积弱”而忧心忡忡。在众人眼里,“山寨”一时如同洪水猛兽。
对任何现象加以评论最忌讳的就是以偏概全,妄下定论。事实上,一旦摘下了“山寨产品等于粗制滥造”的有色眼镜,去重新审视那些或充满灵气令人眼前一亮,或荒唐不羁让人啼笑皆非的大胆试验 (比如苹果皮(ApplePeel)这个产品,其硬件模块由深圳一位22岁的年轻工程师研制),人们就会发现,在市场生存法则下,“山寨”经过不断进化,早已不是仿冒的代名词了。这种进化横跨不同阶段,齐头并进,造就了目前“山寨”现象的多元化和复杂局面,也反映出中国产业重心 “从制造到创造”这一过渡时期的生机与多变。
“山寨”的初级阶段是模仿,而且是拙劣的模仿,不过这些仿冒品并非为了吸引在中国的西方消费者。通过融入鲜明的本地色彩,仿冒品生产者试着发现和把握先前被忽略的本地市场的特定需求。他们解构设计,但又通过材料的运用、过程的演绎和哲学内涵的诠释,重塑设计对象。这和西方学校教授的设计理论如出一辙。
但随着仿冒经验的积累,“山寨”开始不满足于以更快的速度做出更精妙的仿品(比如原作发布19天后就震撼上市的山寨iPad)。此时的“山寨”进入了进化的中级阶段,也是目前的主要状态:在拷贝基础上,捣鼓出一些颇受欢迎的疯狂发明,很多设计甚至引起大公司开发团队的注意,虽然在用户体验方面仍令人不敢恭维。艾美图推出的迈克尔·杰克逊(MJ)手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在手机背面用激光刻上MJ的形象,受到了对MJ有追思之情的用户的追捧。由于缺乏政府监管机制,整个产业目前不但没有被打压,反而在一天天壮大。但从过往来看,中国并不是唯一不惜打破所谓国际惯例来保护产业,并换取经济增长的国家。
“山寨”的高级阶段,目前已有所触及,但尚未完全打开局面。在未来,“山寨”或许能依靠人才、决心和运气来真正把握中国市场的特质,打造出独一无二甚至超过原作的产品。这样的超级“山寨”会出在哪个行业?是否会引发中国品牌的改朝换代,或者像MediaTek在台湾那样对国际大牌造成冲击?又或者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因此横空出世并颠覆现有的行业规则?这些至少不会发生在消费电子行业,因为比起硬件开发能力,“山寨”的软件设计和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这样看来,“山寨”作坊里产出的远不止是低劣的仿品,而充满了创新的萌芽与雏形。但为何“山寨”依然为人所不耻呢?因为随着“山寨”创意产生的时间和成本趋近于零,那些耗费大价钱和精力的“正规军”创新项目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势必大打折扣。但这种“不耻”很难形成集体意识,到底谁才是新想法的拥有者,它又凭什么能保证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呢?这些问题,就好像坏主意和好主意的定义一样,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更不用说什么才是无懈可击的设计或者知识产权了。由此说来,我认为,至少在中国,建立设计专利制度在短期内并不完全可行。青蛙设计策略总监RaviChhatpar曾说,“你唯一的选择是比你的对手更具新意”。因此,以更快的速度将新想法变成现实,才是目前原创保卫战最现实且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