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链发展现状及策略一览(一)

OFweek电子工程网 中字

  (2)8月份LED 封装企业营收状况

  亿光8 月营收13.51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17.2%,环比增长0.5%。东贝8 月营收5.1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23.88%,环比下降0.6%。一诠8 月营收2.6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28.96%,环比增长1.3%。佰鸿8 月营收3.6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26.38%,环比增长7.7%。

  持续受到背光应用市场需求低迷、晶粒价格下滑等影响,LED 封装企业和芯片企业表现比较一致,不过封装企业略好于芯片企业,除了光宝其他封装企业8 月营收环比基本持平。提早在照明市场布局的厂商,如隆达,其营收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照明产品。

  三、行业动态及点评

  1、MOCVD 订单延迟,AIXTRON 大幅下调营收预测

  德国 MOCVD 大厂AIXTRON 9 月15 日发布新闻稿下调2011 年营收预测:2011年营收将介於6.0-6.5 亿美元之间,大幅低于该公司先前预估的8.0-9.0 亿美元;息前税前盈余(EBIT)率将介于25-30%,低于先前预估的35%。AIXTRON 还将先前公布的积压订单数据下调1 亿欧元。

  AIXTRON 本次下调营收预测,主要由于数家客户(尤其是亚洲客户)延迟订单、产品出货至2012 年的因素。经济复苏疲弱、下游需求不振使厂商对未来市场景气度产生担忧,导致厂商的投资活动趋于保守。LED 上游作为重资本投入的行业,与传统半导体晶圆代工一样,难以避免“加大资本开支—产能上升,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下降—减少资本开支—需求上升,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上升—加大资本开支”这样的景气循环。目前全球LED 行业整体景气仍受到不确定的经济情况压制,何时能够重拾高成长性,要视经济复苏状况而定。但中短期看,厂商扩产克制,对于缓解行业大幅供过于求的隐忧有积极意义。

  2、8 月份LED 灯泡的价格继续下降1%-4%

  LEDinside 调查数据显示,8 月份取代传统40W 白炽灯的LED 灯泡平均零售价来到23.58 美元,比7 月份下滑了4% ;取代传统60W 白炽灯的平均零售价来到43.8美元,比7 月份下滑了1%。

  取代40W 白炽灯的LED 灯泡,其8 月份平均每千流明的价格是51 美元;而取代60W 白炽灯的LED 灯泡,平均每千流明的价格是54 美元,呈现出稳定的下滑趋势。从8 月的数据来看,价格最低的地区是日本,而价格下滑速度最快的地区是欧洲,LED 照明的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我们分析,这与上述地区政府的白炽灯禁用计划直接相关。日本和欧洲均在2012 年起全面禁止制造和销售白炽灯,LED 灯价格的持续下滑和白炽灯禁令使其消费者对LED 灯的认可提升,成为一个重要的照明产品消费选择,将带动LED 照明市场整体成长。

  四、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建议

  我们跟踪的 9 家台湾LED芯片企业8 月营收总计35.68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24.8%,环比下降5.5%;我们跟踪的9 家台湾LED 封装企业8 月营收总计114.92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9.9%,环比下降5.2%。液晶电视背光需求不振、照明市场尚未全面启动;同时LED 跌价速度过快,导致下游客户极力降低库存水平,使得8 月营收连续3 个月环比下降。不过随着年底圣诞节需求转旺、LED 背光电视的新机种开始放量,背光市场可能在9 月出现急单效应,缓解厂商营收压力。

  国内 LED 企业由于产品结构的原因,半年度营收状况明显优于台湾同行业企业。但同样将面临行业景气低迷,技术提升速度、成本降低能力、产品出海口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超越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关键。显示屏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电视背光领域开始有企业跨入门槛;平板电脑背光领域由于主要集中于苹果供应链,国内企业切入还有难度;对国内LED 产业而言,积极布局LED 照明市场是最为可行的增加产品出海口的战略之一。对于LED 产业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当前可以重点关注具有技术优势和较早介入LED 照明应用领域的企业。(资料来源:兴业证券)

  OFweek检视:2011年国内主要OLED企业状况分析

  OLED产业发展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中国内地的OLED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组建的维信诺公司在昆山成功建成中国内地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实现了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量产。

  目前,中国内地主要有昆山维信诺、汕尾信利、四川虹视、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而中国首条AMOLED中试线已经在昆山建成投产并于2010年底打通全部生产工艺,上海天马和佛山彩虹都在建设4.5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11年即可量产,京东方及四川虹视等也在积极进行AMOLED项目研发工作。中国大陆的AMOLED面板生产线有京东方的4.5代和5.5代线,成都虹视的4.5代线,长三角天马的2.5代线,维信诺的2.5代线和4.5代线,厦门天马的5.5代线,珠三角彩虹的2条4.5代线,彩显的2.5代线,信利的2.5代线等,我国AMOLED产业即将见到丰收的硕果。

  1、维信诺:自主创新 引领中国OLED产业

  2008年10月,维信诺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研究的技术在昆山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条PMOLED大规模生产线,使我国OLED产业初具规模。十多年来,维信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走从技术开发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成为中国大陆最早完整掌握PMOLED生产制造技术的企业。

  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三

  因为看好OLED产业的发展前景,从2002年起,维信诺依托清华大学研究的技术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条PMOLED中试生产线,2009年维信诺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条AMOLED中试生产线,并于2010年实现了LTPSTFT背板与OLED的技术集成。

  经过不到2年的努力,维信诺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PMOLED供应商之一,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中国台湾等地。2010年维信诺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达到40%,2011年第一季度PMOLED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目前维信诺OLED主要有北京、昆山两条生产线,北京中试线PMOLED可实现小批量的生产;昆山PMOLED可实现每年1000万~1200万支左右的大规模量产,2010年销售额达1.7亿元。

  建设高世代AMOLED生产线

  未来全球OLED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在发展小尺寸PMOLED产品的基础之上,向大尺寸AMOLED产品发展。

  关于如何发展大尺寸AMOLED,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万博泉表示,作为新兴显示技术和产业,OLED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一定是技术牵引型的,这种产业很难通过引进的方式获得最先进和最完整的技术。在发展小尺寸PMOLED时,材料和器件结构是最核心的技术,维信诺在我国显示领域第一次没有走技术引进的路线。在发展大尺寸AMOLED时,TFT等半导体技术成为影响产品尺寸放大的决定性因素,维信诺今后仍会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都坚持自主创新。

  万博泉透露,维信诺目前在筹划高世代线的建设,5年内将建设一条可生产30英寸以上电视产品的AMOLED生产线。维信诺正在全力开发LTPSTFT背板技术。同时,维信诺也在致力于研发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的产品技术

  2、深圳天马:完成了OLED中试线的调试

  2010年8月,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天马拟投资建设4.5代AMOLED中试线,项目总投资4.92亿元。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