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同时,毕业季也到了。2013年,据说是史上就业最难的一年,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片惨淡。无数毕业生一次次挤向各大人生市场及用人单位招聘会现场,而最终得到满意工作的却只占少数。当然,也有少数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但对于大多出身平常家庭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如何赚到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科技大佬们的创业之路,看他们如何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本文由小编在网络收集整理而成,不见得十分准确详尽,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索尼的晶体管收音机
1946年5月7日,在满目疮痍的东京,20多个人挤在白木屋百货公司一间33平方米的房间里,听39岁的井深大宣读一份他花了三、四天时间准备的《创业计划书》:“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技术人员应以执着的信念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最佳的技能……”。力求建成“工程师的乐园”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的前身)从此成立。
公司在成立初期,规模小、资金少,只能从事科技含量低的电饭锅,乃至电热毯的研究与生产。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固执地认定:把发展技术作为重点,绝不模仿其他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并在以后一直忠实地遵循着这个原则。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井深语)”,“我们要开创一个市场,而不是去附和既存市场(盛田语)”,索尼两位创始人的话就是索尼成功的秘诀。
索尼刚成立时,各方面都比较薄弱,那时拿来主义是索尼的强项,即用自己的想法把更多的技术组合起来进行应用创新。索尼的第一桶金是晶体管收音机,晶体管技术就是他们买下别人后重新设计和制造的。
1978年的一天,井深带着一台索尼的便携式立体声磁带录音机和一副标准尺寸的耳机,一脸不高兴地来到盛田的办公室,“我想听音乐,又不想打扰别人。我不能成天坐在录音机旁边吧,但要想把音乐随身带着,这个机子又太重了。”井深的抱怨让盛田思考了很久。他早就发现年青人都十分喜欢音乐,甚至还有人肩上扛着大型磁带录放机,放着振耳欲聋的音乐招摇过市。一个巨大的市场呈现在盛田眼前,他命令工程师将一种小型盒式磁带录音机的录音功能去掉,换上非常轻的头戴式耳机。
固守技术创新的索尼人似乎并不喜欢他的想法。但大家只能服从命令。Walkman之父高蓧回忆:盛田命令首批生产5万台,但当时卖不掉的产品就会装在船上扔到东京湾,大家没有信心,就偷偷只准备了3万台。结果Walkman刚一问世就大获全胜,很快就难以跟上潮水般涌来的订单了。
这个“小玩意”名副其实地改变了成千上万的人听音乐的习惯,也为索尼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到1999年3月时,已累计售出1.86亿台。
事实上,Walkman只是把原来的磁带录音机微小化。这次成功证明了通过对市场观察得到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