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意法在中国的创新和欧美国家的不同。比如说在动力总成和发动机的管理方面,现在如果有一个电路板来控制一个发动机,也是一种量身订制的一种解决办法。在欧洲,通常是用一个单一的模块,可以用于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管理的这个平台,那么不管是一个四缸的汽车还是六缸的汽车,不管是一个什么品牌的汽车,可能都有这一种模块去适应它。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个模块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在上面留有很多的冗余度,这样才可以让它适应于各种不同平台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客户买了这样一个模块的话,他肯定要为那些他用不着的冗余度来付钱,这是欧洲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上,我们采用的是提供针对某一款汽车量身订制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提供的这个模块或者是这个电路板,它实际上只适应于专门的某一类汽车产品,这就使得客户能够真正意义获得为他所定制的这个解决方案。
而之所以在中国的市场上可以实现这样的一个做法,是因为产量的原因。因为在中国和欧洲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汽车市场,量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开始就有很高的需求量的话,就使得你有可能来按照这些不同的汽车去提供相应的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是没有任何的损失的,仅仅是失去了其他车型的适配性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整个汽车制造的价值链是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仅有最基本的芯片,还有模块、电路板还有全套的系统,车身或者车门的组装乃至整车的制造。
在中国整个价值链的制造过程都有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但是同时也要在制造方面有成本的竞争优势,所以ST在中国汽车市场提供的是既能够保证成本优势,又可以保证性能质量的解决方案。
用一句话来做总结,ST在中国市场上做的所有的要降低成本的工作都没有以损失质量和安全性为代价。
深度定制下的产品性能与安全
当问及意法提供量身订制解决方案的方式和深度时,Marco Monti先生向OFweek电子工程网编辑表示,这要视不同的应用而定,如果是那些车身应用,ST本身就有专门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给客户。但是更多情况下,需要和客户经过很密集的对话来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给他们提供量身订制的产品,然后把最佳的产品规范和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以供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ST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通过与客户之间的对话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本地的研发中心可以快速提供给客户适合他们需求的,并且具有优化性能的解决方案。
在汽车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方面,就是深度定制的一个明显例子。市场上有很多出色的汽车厂商,对于自己的动力总成方面的要求有清楚的认识;而且他们对这种智能化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意法就有专门的设计中心,通过和他们之间的对话,来帮助把他们的一些要求的解决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也就是所谓更深度的量身订制。
当然,在产品定制或者认证的过程中,欧洲和中国的一些安全标准会有小的差异,比如说在汽车的资质认证标准是不太一样的。在中国汽车资质认证这个标准没有像在欧洲那么严格,但是这个差距也在逐渐的缩小;在某些领域已经没有差距,比如在汽车的发动机还有发动机的管理标准中国和欧洲是基本相同的。现在欧洲的街道上也可以看到有中国汽车制造厂商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