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嵌入式Linux新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写了一个驱动程序怎么编译?怎么加载进内核?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开发的一些入门基本操作,手把手让你掌握编译驱动、内核及应用程序
小王是一名刚接触Linux的新手,看了一些关于Linux驱动的书籍之后,买了一块Cortex-A9的ARM开发板,准备大干一场。编写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驱动程序并命名为hellodrv.c,程序源码如下所示。
这个驱动程序怎么编译成可以在板子上跑的程序呢,小王经过一番网上查询,原来需要交叉编译工具链,小王找到了光盘资料里的交叉编译工具并按说明正确安装了交叉编译工具。
一、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1编写Makefile
小王编写好的驱动程序为hellodrv.c,要把该驱动程序编译为模块,在同一目录下新建了一个Makefile文件。编写的Makefile如下。
2驱动编译
小王经过查询,编译驱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修改内核源码顶层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另外也可以在编译命令指定架构及交叉编译工具。
1、修改Makefile
例如:Linux内核源码的目录为/home/vmuser/kernel-imx,打开该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找到ARCH及CROSS_COMPILE相关语句,修改为如下所示语句。
如果交叉编译工具链未设置环境变量则CROSS_COMPILE设置为交叉编译工具链的绝对路径,设置如下。
修改完之后,直接执行make命令,生成了hellodrv.ko文件。
2、在编译命令指定
执行如下命令进行编译。
这种方式也可以生成hellodrv.ko,可是驱动要依赖于内核才能跑起来,小王于是开始了Linux内核的配置及编译。
二、Linux内核配置及编译
编译内核时指定架构和交叉编译工具的方式同编译模块一样,经过上面的操作,小王已经轻车熟路了。小王还学会了首先导环境变量然后进行编译的方法。
在首次进行配置编译之前,需要清除之前编译生成的文件,可用如下命令进行清除。
接下来进行内核的配置,内核的配置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中的一个。
这四种方式中,值得推荐的是make menuconfig,它不依赖于QT或GTK+,且非常直观。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后,会进入如图1所示的界面,在该界面根据需求对需要编译进内核的选项进行裁剪。对于bool型选项,按Y或者N决定是否选择编译进内核。[*]表示选中,[]表示未选中。对于tristate型选项,根据需求可以有Y、M、N三种选择,<*>表示静态编译,<M>表示编译为模块,<>表示不编译进内核。
图1 内核配置界面
配置完成后,选择保存,然后退出。配置后会生成.config文件,该文件保存了配置信息,供Makefile在编译内核时使用。
在配置界面我们根据需求把需要的功能以及相应设备驱动的支持等配置好,然后进行内核及设备树的编译。内核及设备树编译用以下命令。
为了加快编译速度可以在编译命令后加“-j”选项,例如PC的CPU为4核,则编译命令如下。
如果要把某些驱动编译为模块,则使用如下命令。
针对相应的开发板,厂家一般都会有默认的配置,这些配置文件位于内核源码arch/arm/configs目录下。例如:使用如下的默认配置。
如果已有.config文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载入既有的.config配置文件。
内核及设备树编译完成后将会生成zImage和相应的dtb文件,按照厂家提供的烧写方式将镜像烧写到目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