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VS 2019:电脑硬件在这10年间竟有了这些变化

雷科技 中字

30年前的1989年,邓小平一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引发了全民学习使用计算机的热潮,更在之后的岁月里带动了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中国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电脑消费区域,几乎每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脑,同时也有不少电脑硬件品牌来自中国,更有不少产品在国内生产。如今电脑、手机等产品早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用电脑娱乐,用电脑学习,用电脑来工作来赚钱,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近期“十年对比挑战”成了社交网络中的热门话题,许多网友纷纷发出照片,展示自己在这十年间发生的改变。借此机会小雷也来回顾一下,从2009年到2019年电脑有了怎样的变化,相比过去是变得更好了,还是反而不如以前。

电脑独霸风云 vs 手机崛起,走向专业化多元化

在2009年时,电脑还是人们浏览网络、观看视频收听音乐或是玩游戏的最主要设备,宽带网络的提升也让许多人通过电脑接触到了互联网。据CNNIC数据,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到了2019年,网民数量增加至8.02亿人,其中7.88亿人都用手机访问网络,占到了98.3%之多。

手机在这十年间迎来了飞速的变化,屏幕随着机身尺寸持续增大直至逼近人手的极限,性能提升速度甚至超过电脑,聊天交友、办公娱乐等许多应用场景在手机上也能被满足,连游戏这个过去人们买电脑去网吧的重要理由,也开始有手机上的同类替代品,好像电脑就要这样被逼入死胡同。

真的如此吗?从IDC等调查机构的数据来看,全球电脑市场的确在逐年下滑,但近年的下滑趋势已经逐步放缓在部分季度甚至有迎来反弹,说明电脑的使用需求依然存在。电脑的销量和网络接入比例下降,只是手机满足了部分使用需求的结果,依然存在的那些需求开始导致电脑变得专业化和多元化。

相比十年前清一色的机箱+显示器组合,电脑硬件开始向追求极致性能和控制机身体积,在两个方向变化出专业与多元的形态。

游戏需求一直驱动着电脑硬件性能的提升,近两年大热的吃鸡游戏更是让游戏硬件出尽风头,“光污染”也在这个过程中普及,现在可以轻松实现全套硬件发光,而在“光污染鼻祖”雷蛇刚出道的年代,可是连做个logo多色光都显得足够异类。

硬件性能提升也带来副作用,使得小体积机身可以实现优秀的日常使用体验,各色“小钢炮”ITX硬件开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09年之前诸多厂商尝试推行的个性化机身在这十年间终于实现。

上游厂商也尝试着电脑的多元化发展,英特尔和AMD分别推行笔记本电脑平台等移动方案来到台式电脑上,一体机电脑开始从过去不被人看好变得拥有一席之地,小型化的指导思想下还诞生了电脑棒产品,仅比U盘大一圈插入HDMI接口就能使用。

遵循摩尔定律稳步提升 vs 新三年旧三年挤挤牙膏又一年

CPU厂商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曾提出摩尔定律:每个18个月集成电路的元器件数量会翻倍,性能也会随之提升一倍。这在2009年之前一直是电脑硬件提升的金科玉律,但在近十年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连英特尔都只能在每年带来芯片性能5%的提升,幅度远不如此前奔腾D到酷睿2时的翻天覆地,以至于被消费者们戏称为“挤牙膏”。

2011年至2013年期间,占据市场主流份额的英特尔带来的CPU来到32nm工艺,架构改进并集成了核心显卡与北桥芯片,大幅提升满足了电脑使用的基础体验。这也是全球电脑销量在当时达到十年中最高峰的重要原因,更换电脑硬件能够换来比以往更多的价值,性价比的提升促进了消费者的热情。

但在这之后,英特尔遭遇了处理器生产制程提升困难,由于达到一定密度后提升难度骤增,英特尔甚至连续4年使用14nm制程,单纯改进架构带来性能提升始终有限。老对手AMD的日子也不乐观,没能在CPU上对英特尔产生威胁,同样主打集成显卡的APU产品也没有引发太大的波澜。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