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电子产业内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各大厂商在公开场合对于中美贸易战都不予置评,但是每一个企业在评估自己的未来前景时都将中美贸易战描述为“不确定因素”,且认为中美贸易战对行业影响深远。
印刷电路板(PCB)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连接的载体,当然也难逃被影响的命运。从全球PCB产业分布格局来看,台湾地区依然是PCB厂商的核心聚集地。Prismark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前十大PCB厂商榜单中,台湾PCB厂就有臻鼎、欣兴、健鼎、华通、瀚宇博德等5家厂商,且经营的技术及应用领域都略有不同,涵盖的客户群也多半是一级(Tier 1)的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台湾领先PCB厂依旧具备不错的实力。
全球TOP30 PCB厂商
我们结合台湾PCB厂商在中美贸易战此次升级前后做出的预测,看看PCB大厂吐露出怎样不同的心声?
2019年1月份,在贸易战尚未升级时,各大台湾PCB厂商对一季度产业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臻鼎表示,依然看好光学镜头及相关市场,公司将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备,从而带动更多生产模块化的高阶板需求。
健鼎主管说,统计2019年专业铜箔基板总产能,将较2018年增加16%,产能大举开出遇上需求不振,恐怕新一波杀价竞争将再起。在终端应用上,汽车电子将是明年大厂持续积极布局的领域,健鼎已受惠汽车电子与高价值网通等需求带动毛利率走扬,明年目标在汽车电子市占率持续提升。
泰鼎看好未来汽车、3C电子市场需求的成长,预计2019年起5年内总计将投入40亿元资本支出扩充产能,2019 年将先投入6亿元,扩充产能掌握未来商机。
台郡则看好下世代通讯应用的发展,如无线通信模块化,有望由软板大厂扮演新功能的整合者,由模块端整合天线设计。台郡今年也已在新的通讯管理模块、高频传输模块两大新应用取得初步成果。
虽然,作为代表的台湾PCB厂商都对局势释放积极信号,但是数据层面上,产业还是倒退了。根据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发布2019年第一季产销数据,统计台商两岸PCB产业产值达新台币1,362亿元新台币,约44.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新台币1,410亿元新台币微幅衰退3.4%。
不过,二季度过后,各大台湾PCB厂商数据又有所恢复。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2季度,耀华、华通及健鼎等厂,单季营收都较去年同期成长。以耀华为例,第2 季该公司营收达56 亿元新台币,创6 季以来新高,估计也为单季次高。从二季度的反应来看,贸易战虽然让全球电子产业需求难以提振,但是整体产业还是延续过往的淡旺季走势,影响虽有但并未及根基。
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三季度,台湾PCB厂商又会做出怎样的预测呢?
泰鼎认为,转单效益有助扩产后的高产能利用率提升,业绩表现相对持稳。
耀华估计,3季度公司营收将还有10% 内的季成长幅度,全年营收挑战220 亿元新台币的新高水准。
健鼎认为,今年营运走势可望与去年相仿,为逐季成长,但今年有贸易战及华为风暴,第3季营运仍看不清楚。
对于第3季,华通目前也认为能见度不高,主要客户今年产品仍在打样中,3季度营收须视客户端机种、数量而定。
综合来看,目前台湾PCB厂商面临的来源于贸易战的冲击主要有两块。
一个是中美贸易战本身对于电子产业的冲击,TPCA指出,受到传统淡季影响加上手机销售低迷,另外车用板市场因汽车销售衰退、进入厂商增加,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台湾软板产值的确受到很大的影响,预计今年第二季末软板厂才会慢慢开始感受到今年美系新机的订单需求。
提到美系新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iPhone。目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iPhone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关税波及,对行业看法较乐观。
另外则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大陆PCB厂商借势提升实力,和台湾PCB厂商争夺有限客户资源。目前,台商在大陆生产比重约62.5%。毫无疑问,大陆是台湾PCB厂商当前不可替代的根据地。
从Prismark发布的榜单来看,大陆业者目前在前30名的业者虽然仅有东山精密、深南和景旺三家,但成长趋势都非常不容小觑。多数台湾业者坦言,大陆业者因为资本雄厚,在扩厂及技术投资上毫不手软,挖角高阶干部的动作也是让台湾PCB厂商苦不堪言,对台厂来说深具威胁。过去台湾PCB厂商还能用技术和管理能力保持领先,现在来自大陆的竞争对手已经明显追赶上来。
以东山精密为例,其通过收购MFLEX和Multek,目前已经成为营收破10亿美元的巨头。
目前,大陆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为核心区域的PCB产业聚集带。参考中研院发布的关于2016年产业的调研数据显示,大陆PCB行业企业数量约1880家,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区的PCB产量占中国大陆总产量的90%左右。
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和计算机领域已成为PCB三大应用领域,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完善度决定了国家和地区对PCB厂商的吸引力。目前,大陆在电子制造产业链的综合实力上依然有优势。当然,考虑到排除贸易战影响以及人力成本,东南亚成为很多PCB厂商的备选方案,但从台湾PCB厂商的动态以及TPCA统计数据来看,这样的产业转移短期内很难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