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芯片往事:一家苏南内衣厂的逆袭,三个台湾人的芯片战

投中网 中字

image.png

一张世界半导体大会的展位图,揭开了长三角“包邮区”的芯片之城的暗战。

在南京世界半导体大会热闹的展位上,不见高通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双目所及之处,展厅入口最为显眼的位置是台积电,作为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的芯片半导体标杆项目,台积电南京厂的设立,使得原本落寞的南京芯片界高朋满座,EDA供应商新思科技等芯片上下游大玩家纷至沓来。

虽说是“世界半导体大会”,逛完整个大会展厅,感觉却是:整个世界的半导体企业都跑到了江苏,而在展厅中,尤为扎眼的是南京的芯片企业。江苏省内各地市之间的芯片竞赛,与江浙沪包邮区之间的产业之争,在一个不大的展厅中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展厅中心最为耀眼的展位,莫过于江苏省内首屈一指,全球排名前三的芯片封测巨头长电科技。在长电周围,有如众星拱月般的分布着小的封测厂,半导体材料厂,设备厂以及知名或不知名的物联网芯片玩家。这些公司大多在江苏省内,或与江苏省内的芯片企业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

而江浙沪包邮区对于芯片之城的竞逐,已有三十年的时间。

从1990年王新潮在江阴晶体管厂升任厂长,到2001年苏州工业园引入和舰芯片,再到2015年台积电宣布落户南京,江苏省两条腿走路,民营经济和外资力量撑起了包邮区芯片业的半边天。在台资厂凶猛扩张的背景下,中芯近年也先后于浙江的宁波绍兴两地设fab厂,由此展开了包邮区城市之间的芯片战争。

一座苏南内衣厂的芯片逆袭之路

全球第三大芯片封测企业—无锡长电科技创始人王新潮,生于1956年,为了出人头地,他学过小提琴,报考过记者,在家中潜心研究马列哲学。从1972年到1988年,自学成大专的王新潮用十几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到江阴晶体管厂当党委书记兼副厂长。

在1988年,江阴晶体管厂是个烂摊子。

江阴晶体管厂在王新潮初中毕业刚工作那年—1972年成立,但当时叫“长江内衣厂”。在后来改革开放初期的晶体管热潮中,一个做内衣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跑去做了晶体管,还受到了中央的表彰。随后国外高性价比芯片产品的冲击,这家弱小的厂商只剩下一家客户—江南无线电器材厂,也就是后来的无锡华晶。

王新潮走马上任之时的1988年,正是风雨飘摇之时。企业巨亏数百万,上下离心离德,唯一的大客户还质疑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怎么整?

不同于由永川半导体研究所500人研究团队支持,国务院“908工程”20亿资金资助的无锡华晶,江阴晶体管厂这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就像上不了台面的游击队,没爹疼没娘爱没人管,一切都只能自己去争取。

王新潮没有开挂,他也开不了挂。

在任之初,王新潮先是提高产品良率最终获得了客户信任,于1990年升任厂长。但工厂仍未挽亏,银行都不愿意借钱给研发新产品。无奈之下,王新潮不得不从民间筹集5万块钱专攻当时看好的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产品研发出来骑着自行车上街推销,工厂方由此一战扭亏为盈。

好景不长,金融危机和走私潮叠加,已经改名为长江电子的新生企业似乎又面临“断流”的危险。

在那个互联网方兴未艾,信息还比较闭塞的时代,就像同属江阴市的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每天必看新闻联播一样,王新潮汇总了媒体上关于电器业的各类消息。在直觉的指引下,王新潮认为国内家电等整机市场的国产化替代,必将带动国内配套电子工业链的发展,由此,他带领公司开始了分立器件领域的冒险。

在分立器件领域,长电在其他国内同行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逆势以低成本策略大幅扩张产能,等到国家严厉打击走私,经济形势好转之时,长电瞬间填补了市场空白,由此问鼎市场霸主。

进入21世纪后,长电还延请了于燮康、赖志明、冯东明等人才加盟,主导与新加坡先进封装等国外公司合作,开拓长电先进、新顺微电子等先进芯片封装工艺与硅分立器件市场,并将分公司利润与负责人及经营团队收入紧密挂钩,由此转变产品结构,并提升其技术竞争能力。

到2015年,在中芯和大基金的弹药支持下,长电蛇吞象收购星科金朋,由此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封测厂,但此次海外扩张迟迟未能扭亏。

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向CV智识表示,过去几年封测业竞争愈发激烈,除了台湾地区双雄日月光和矽品,排名其后的封测厂压力都不小,如何消化整合海外资产,对于王新潮退位后的股权结构分散的长电科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样一个传奇公司的诞生与壮大,从始至终充满了令人胆颤的惊险一跳。在闯过鬼门关之前,当了十一年机修工,熟读马列主义哲学的王新潮,只能依赖他自己的直觉,做出一个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冒险决策。

长电科技的成功,是“苏南模式”乡镇企业闯出全球市场的典型范例。在这些“小地方”,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却是十分旺盛的,以前是“星期日工程师”,现在长大了的企业正在聘请全球范围内的顶尖职业经理人助力企业经营再上一层楼。

改革开放之后,在无锡市灿若星辰,快如流星般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尝试中,长电科技是最不起眼,最后却大获成功的“苏南模式”的成功典型。

在这个不为人注目的小城,国家先后倾注了不凡的人力与资金研发DRAM存储芯片,以复刻韩日赶超的奇迹。十几年过去,存储芯片之梦转移了阵地,在江阴这块土地上却自发生长出了一个出身草莽的封测巨头。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长电科技的诞生地—江阴市,虽说在名义上归无锡代管,但一位有芯片创业经历、现任某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的业内资深人士王凯(化名)表示,无锡和江阴,要分开讲。以长电科技为代表的江阴集体企业改制和市场化运作,完全不同于无锡的国有企业项目。

王新潮与长电科技,算是包邮区芯片之城竞逐中的一个剪影。在2000年的关口,三个台湾人同时瞄准了这片热土,并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长达近20年的芯片战争。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